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1802  171810  171816  171820  171826  171828  171832  171838  171840  171846  171852  171856  171858  171862  171868  171870  171876  171880  171882  171886  171888  171892  171894  171896  171897  171898  171900  171901  171902  171904  171906  171910  171912  171916  171918  171922  171928  171930  171936  171940  171942  171946  171952  171958  171960  171966  171970  171972  171978  171982  171988  171996  447348 

3.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5层楼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6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时间差将: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试题详情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一定不断变小

试题详情

1.关于质点及其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不论物体的体积多大,都有可能看成质点

C.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试题详情

17、如图14所示,车厢内的小桌上固定一光滑斜面,除去小球车厢的总质量为M、小球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α。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视为质点)始终与车相对静止,小球距桌面的高度为h,距车厢地板高度为H,离桌面边缘水平距离为L,离车厢前壁的距离为d。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等于车对地面压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水平推力F1的大小

(2)、若M=10kg,m=1kg,α=37°, k=0.20,h=0.20m,H=0.80m,L=0.30m,d=1.60m,g=10m/s2。当车速为v0=15m/s时,撤去推力F1同时对车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2(如虚线所示),小球立即离开斜面向右飞去。为使小球在运动中不碰到桌子和前壁,所加拉力F2应满足什么条件?

哈三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试题详情

16、如图13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轨道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个质量为m的小球A、B(直径略小于管内径),以不同速度进入管内。A通过轨道的最高点C时,对管壁恰好无弹力的作用。A、B两球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4R,求:B球在最高点C对管壁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两球离开管后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

试题详情

15、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集天下冰雪艺术精华,融冰雪娱乐活动于一园,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冰雪艺术景观最多、冰雪娱乐项目最全、夜晚景色最美的冰雪大世界游园会,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在第十一届冰雪大世界景区建有一大型冰滑梯,该冰滑梯可看成倾角θ=30°长为50米的斜面。一名游客总质量m=60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s内滑至冰滑梯底端。(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与滑梯冰面间动摩擦因数μ1为多大?

(2)、游客从滑梯滑下后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向前滑行(游客由滑梯底端滑至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若游客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求游客在水平地面上滑行多远后停下?

试题详情

14、如图12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挂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两个拉力F1F2的大小。再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并分别将其与O点相连,表示两拉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2)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      

(3)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力的图示,其中           是应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F1F2的合力(填:FF’)。

试题详情

13、图10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 的实验装置。两组同学根据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11所示a、b图像。

(1)、图a中三个图线直线部分的斜率不同,原因是:(   )

A、小车总质量不同

B、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同

C、小车的加速度不同

(2)、图b的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小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大

C、改变外力时没有重新平衡摩擦力

(3)、以上两图中的图线上部都发生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

A、以钩码重力当作小车所受合力

B、以绳的拉力当作小车所受的合力

C、由于将木板一端垫起平衡摩擦的缘故

试题详情

12. 如图9所示,木板B托着木块A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水平位置a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A的向心加速度越来越大 

B、从水平位置a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C、在a处时A对B压力等于A的重力,A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D、在过圆心的水平线以下A对B的压力一定大于A的重力

试题详情

11、如图8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板AO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轻质薄板BO之间,F始终垂直于薄板。当薄板OB由当前位置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逐渐增大

B、小球对薄板BO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对木板AO的压力增大

D、薄板BO对小球的弹力不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