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1851  171859  171865  171869  171875  171877  171881  171887  171889  171895  171901  171905  171907  171911  171917  171919  171925  171929  171931  171935  171937  171941  171943  171945  171946  171947  171949  171950  171951  171953  171955  171959  171961  171965  171967  171971  171977  171979  171985  171989  171991  171995  172001  172007  172009  172015  172019  172021  172027  172031  172037  172045  447348 

5.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试题详情

4.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3.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B.它们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C.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D.它们离地心的距离可能不同

试题详情

2.如图所示,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b点,则它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0;0      B  2r,向东;πr

C  r,向东;πr   D  2r,向东;2r

试题详情

1.以下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试题详情

16.(13分)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常州到苏州旅游: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60 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 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5 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 km/h。,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 km/h.若现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什么车?

 
普客汽车
快客汽车
火车
里程/km
75
80
72
 
7:20
8:20
10:30
14:30
……
8:00
8:40
9:20
10:55
……
8:00
8:33
9:00
9:43
……

试题详情

15.(12分)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斜坡的倾角,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J4

  (2)若AB的长度为25 m,则BC的长度为多少?

试题详情

14.(10分)某装置截面图如图所示,一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滑槽水平放置,一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滑块可在槽中滑动.已知滑块重G=20 N,滑块的底角θ=60°,滑块与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求要使滑块沿着滑槽匀速滑动,需要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的大小.

试题详情

13.(10分)如图所示,A、B两棒的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 m.若A、B同时运动, 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40 m/s.求:(g取10 m/s。)

  (1)A、B两棒何时相遇.

  (2)A、B两棒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试题详情

12.(8分)某同学用在弹簧下面挂钩码的方法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他记录了下列几组数据,已知弹簧原长为10.0cm。

  (1)先将下衾数据填写完整,再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描点并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象.(取g=10 N/kg)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弹簧长度/cm
12.1
13.9
16.1
18.2
19.9
钩码的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弹簧弹力F/N
 
 
 
 
 
弹簧伸长量/cm
 
 
 
 
 

  (2)由图象得出的结论为:

        ①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    

②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