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1922  171930  171936  171940  171946  171948  171952  171958  171960  171966  171972  171976  171978  171982  171988  171990  171996  172000  172002  172006  172008  172012  172014  172016  172017  172018  172020  172021  172022  172024  172026  172030  172032  172036  172038  172042  172048  172050  172056  172060  172062  172066  172072  172078  172080  172086  172090  172092  172098  172102  172108  172116  447348 

18.静止的氡核放出α粒子后变成钋核,α粒子动能为Eα。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α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写出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3分)

(2)计算钋核的动能(4分)

(3)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5分) 

试题详情

17.(12)经检测知若汽车A以标准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40s后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的速度行使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使,司机立即制动,问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12分)

试题详情

16.在20m高处以初速度15m/s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4分)

(2)当物体离抛出点10m时,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6分)

试题详情

15.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为6.25m,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少?(8分)

试题详情

14、如图14,是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低压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从O点后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0、1、2、3、4、5、6,测得s1=5.18cm,s2=4.40cm,s3=3.62cm,s4=2.78cm, s5=2.00cm, s6=1.22cm.

  (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物体加速度方向      (填A→B或B→A)。

  (3)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        m/S.

试题详情

13.关于“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不能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试题详情

13、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乙车停在路旁.当甲车经过乙车时乙车立即加速启动,最后乙车追上甲车.乙车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数值未知,则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

  A.两车相距最大时,乙车的速度   B.乙车追上甲车所需的时间

  C.乙车追上甲车所经过的位移    D.乙车追上甲车时的速度

图12
 
14、一物体在A、B两点的正中间由静止开始运动(设不会超越A、B),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2所示,设向A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若从出发开始计时,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原位置速度为零

B.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C.先向A,后向B,再向A,又向B,4秒末在偏近B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D.一直向A运动,4秒末在偏近A的某点且速度为零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4分)

试题详情

1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2-2所示,则(   )

   A.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开头4s内A、B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试题详情

11.图1-1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竖直线成θ角,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

下,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①Mg-FcosθμMg+FcosθμFsinθμ(Mg-Fcosθ)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