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1956  171964  171970  171974  171980  171982  171986  171992  171994  172000  172006  172010  172012  172016  172022  172024  172030  172034  172036  172040  172042  172046  172048  172050  172051  172052  172054  172055  172056  172058  172060  172064  172066  172070  172072  172076  172082  172084  172090  172094  172096  172100  172106  172112  172114  172120  172124  172126  172132  172136  172142  172150  447348 

5、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向里。一个带电粒子从磁场边界的A点以指向圆心O的方向进入磁场区域内,粒子将做圆周运动到达磁场边界的C点,但在粒子经过D点时,恰好与一个原来静止在该点的不带电的粒子碰撞后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粒子,关于这个新粒子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减小,可能到达F点

  B.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增大,可能到达E点

  C.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不变,仍然到达C点

  D.新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将变长

试题详情

4、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1.323MeVEL=1.399MeVE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

A.0.013MeV      B.0.017MeV      C.0.076MeV       D.0.093MeV

试题详情

3、在一些电路中,我们常可以将一部分含电源的未知电路等效成一

个不知内阻和电动势的电源。如图所示,电路虚线框内的各元件

参数未知,当它的输出端a、b间分别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Rx时,

电流表有不同读数I,则表格中①、②的数值应为

A.①=28②=0.1A

 
1
2
3
4
Rx
10
18

118
I/A
1A
0.6A
0.4A

 B.①=38  ②=0.2A

C.①=48②=0.3A

D.①=58②=0.4A

试题详情

2、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弹性小球A和B分别悬挂在两根长度分别为L和4L的不可 

伸长的轻绳末端,两绳均处于竖直状态,两小球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相互接触,

现将A球拉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静止释放,则在A球运动的2个周期内,两球相碰

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试题详情

1、如图,放在墙角的木板AB重力忽略不计,B端靠在光滑竖直墙上,A端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B端沿木板匀速下滑,在此过程中错误的是

A.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不变,等于mg

B.墙对B端的弹力不断变小

C.地面对A端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D.地面对A端的摩擦力不断变大

试题详情

18.( 9′)“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返回舱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按预定轨道返回,返回舱开始时通过自身制动发动机进行调控减速下降,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落,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空气摩擦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为k,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的运动v-t图象如图2-7中的AD曲线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B,其坐标为(8,0),CD是曲线AD的渐进线,假如返回舱总质量为M=400kg,g=10m/s2,求

(1)返回舱在这一阶段是怎样运动的?

(2)在初始时刻v=160m/s,此时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3)推证空气阻力系数k的表达式并计算其值。

试题详情

15(8′).如图所示,一直角斜槽(两槽面夹角为900)对水平面夹角为300,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物块恰能沿此槽匀速下滑,假定两槽面的材料和表面情况相同,问物块和槽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16(8′). 一物体从固定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沿斜面下滑,已知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初3s通过的路程为s1,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最后3s,通过的路程为s2,且s2-s1=6m,已知s1∶s2=3∶7,求斜面的长度?

17.(9′) 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码头、机场和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的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m/s运行.将一质量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1)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以最短时间传送到B处时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3)若行李相对带运动过程能留下痕迹,则带上痕迹多长?

 

试题详情

14.(9′)4.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 -4-12(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图(b)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其示数如图(c)所示.

(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    (填增大或减小)一些.

试题详情

13.(9′)(1)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 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

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3)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  _N.

试题详情

1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照相机闪两次光,得到清晰的两张照片,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①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②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刚好落地;③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④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小球的水平位移为,根据以上信息能确定的是(已知)(   )

、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

、第一次闪光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