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71974  171982  171988  171992  171998  172000  172004  172010  172012  172018  172024  172028  172030  172034  172040  172042  172048  172052  172054  172058  172060  172064  172066  172068  172069  172070  172072  172073  172074  172076  172078  172082  172084  172088  172090  172094  172100  172102  172108  172112  172114  172118  172124  172130  172132  172138  172142  172144  172150  172154  172160  172168  447348 

18. 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使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使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使,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试题详情

17.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2m/s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工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欲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试题详情

16.“10米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 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听到起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10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用手触摸折返线处的物体(如木箱)后,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起点(终点)线的垂直面时,测试员停止计时,所用时间即为“10米折返跑”的成绩,如图所示.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4 m/s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8 m/s2,返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

试题详情

15.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均为m,通过定滑轮用细绳相连,物体B所接触的面是竖直的,且细绳的OB段竖直、OA段水平,设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滑轮的摩擦不计.欲使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水平施于物体A的力F应为多大?

试题详情

14.(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下一段如图11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s1为________ cm,打计数点O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13.(10分)已知某物体的长度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时,有下列不同的结果:a:0.02010m、b:0.021m、c.2.0202cm、d:2.01cm

(1)以上数字是用精确到cm的直尺测量的是     

(2)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是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的是   ;

(4)以上各数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依次为                  

试题详情

12. 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  )

A.物块将仍落在Q点

B.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

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

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

试题详情

11.如图所示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1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A.μ1=0,μ2=0   

B.μ1=0,μ2≠0    [

C.μ1≠0,μ2=0  

D.μ1≠0,μ2≠0

试题详情

1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试题详情

9.图示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根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接如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 ( )

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