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 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 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8.如图甲所示,建立Ox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第一四象限有磁场,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接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板边缘的影响)。已知t = 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求:
(1)两板间的电压U0
(2)0~3t0时间内射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1和最短时间t2
(3)t0时刻射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
[答案](1) ;(2)
(3) 进场坐标; 出场坐标;
[解析](1)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时刻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在y轴负方向偏移的距离为,则有①,②
③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两极板间偏转电压为
(2)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前时间在电场中偏转,后时间两极板没有电场,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沿x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沿y轴负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
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沿y轴正方向的分速度为,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则,
由以上各式解得,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轨迹图如图所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所求最短时间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为,联立以上两式解得,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最短时间,同理可求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3)如上所述,t0/2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前t0/2时间在电场中偏转,后t0/2时间两极板没有电场,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电场。由③式,则在前时间沿y轴方向的位移,之后时间沿y轴方向的位移,故带电粒子与y轴相交的坐标为,即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的位置坐标为;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的夹角为,则,此后受到洛伦兹力向上偏转,利用几何关系可以求得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时的位置相距.
又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沿y轴负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故,因此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在y轴的坐标,即带电粒子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为.
[考点]磁场、电场.
1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导体框架的宽度L=0.5 m,电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2Ω。磁感应强度B=0.8 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框平面,一根质量为m=0.2 kg、有效电阻r=2Ω的导体棒MN垂直跨放在框架上,该导体棒与框架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导体棒在水平恒力F=1.2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框架运动,求:(1)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为多少?(2)若导体棒从开始运动到刚开始匀速运动这一过程中滑行的位移为20米,求此过程中回路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以及流过电阻R的电量q各为多少?(g取10 m/s2)
[答案](1) 5m/s; (2)1.5J; (3)2C;
[解析](1) 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则
当物体开始做匀速运动时,有:
又 :
解得 m/s
(2)设在此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q,则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2C
设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W,则由动能定理,则:
解得:W=1.5J
[考点]电磁感应.
16.如左图所示,在真空中足够大的绝缘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0.2kg,带电量为的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小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从t=0时刻开始,空间加上一个如右图所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取10m/s2。)
求:(1)15秒末小物块的速度大小(2)15秒内小物块的位移大小
[答案](1) 2m/s方向向右; (2)31m;
[解析](1)0-2s内物块加速度
位移
2s末的速度为
2-4s内物块加速度
位移
4s末的速度为
因此小物块做周期为4s的加速和减速运动,第14s末的速度也为m/s,所以第15s末的速度,方向向右. ()
(2)15秒内小物块的位移大小,可以看做是上述3个周期加上和第15s内的位移
,
所求位移为
[考点]电场、直线运动.
15.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如图所示的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是光滑的,水平部分是粗糙的。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小物块从A点正上方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为圆弧半径的4倍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滑入圆弧轨道,且刚好没有滑出末端C点。已知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⑴ 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几倍?
⑵ 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 9倍; (2) 0.3;
[解析]:(1)设物块的质量为m,其开始下落处的位置距BC的竖直高度为h=4R,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小车圆弧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v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N-mg=m
解得N= 9mg
则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
(2)设物块与BC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物块滑到C点时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v',
块在小车上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车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依题意,小车的质量
3m,BC长度为10R。由滑动摩擦定律有: F=μmg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3m)v'
对物块、小车分别应用动能定理,有
-F(10R+s)=mv'2 -mv2
Fs=(3m)v'2-0
解得 μ=0.3
[考点]碰撞与动量守恒.
14.在“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需要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除开关、导线外,还有如下器材:
A.小灯泡“6V 3W ”
B.直流电源6 ~ 8V
C.电流表(量程3A ,内阻0.2 Ω )
D.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 1 Ω )
E.电压表(量程6 V ,内阻20 kΩ )
F.电压表(量程20V , 内阻60 kΩ )
G.滑动变阻器(0 ~ 20 Ω、2 A )
H.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1) 把实验所用到的器材按字母的先后顺序填入空中:
(2) 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原理图.
[答案]ABDEG ; 电流表外接,分压电路 (图略);
[解析]小灯泡“6V 3W ”的额定电压为6 V,额定电流为0.6A ,故电流表选择量程0.6A 的D,电压表选择量程为6 V的E.而滑动变阻器则选择总电阻比较小,额定电流较大的G.
为了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0开始变化,故一定选择分压电路.对于选定的电路板和电压表,有临界电阻,故电流表需要外接.
[考点]电学实验.
4.0m/s2;
[解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而打点计时器需要使用交流电源;小车运动中受到摩擦力,故需要使木板形成斜面平衡摩擦力,连接小车的细绳要平行于木板;外力便于实验,小车应放在打点计时器左端附近.
小车运动加速度需要利用“逐差法”计算,即有.
[考点]力学实验.
13.①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若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从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指出存在的问题或错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图是①中更正后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求出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用交流电源;细绳要平行于木板;木板右侧踮起以平衡摩擦力;小车应放在打点计时器左端附近;
12.如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的宽度MJ和JG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减少量为△E,重力对线框做功的绝对值为W1,安培力对线框做功的绝对值为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v2 :v1 = 1 :2
B.v2 :v1 =1 :4
C.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W2 等于 △E
D.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动能变化量为W1-W2
[答案]BCD;
[解析]当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时,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1=BL v1,回路总电流 I1=E1/R,导体棒滑动中受到安培力 F1=BI1L;当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正方形导线框的两边均切割磁感线,故这是典型的双电源问题,同理有E2=2BLv2,回路总电流 I2=E2/R,导体棒滑动中受到安培力 F2=2BI2L,故容易得到v2 :v1 =1 :4 ,即选项B正确.
从ab进入GH到MN与JP的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减少量为△E,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则线框的机械能减少量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而电磁感应问题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级全部转化为焦耳热,故有安培力对线框做功的绝对值W2等于线框的机械能减少量△E.在这个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减少了,同时线框的重力势能减少了W1,根据动能定理,得线框动能变化量为合外力做功,即为W1-W2.
[考点]电磁感应.
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共6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