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在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 B.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
C.产生了语言 D.学会使用工具
1.人类的祖先是
A.猴子 B.类人猿 C.森林古猿 D.灵长目动物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中央放2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细胞 洋葱表皮
组织 果肉细胞
器官 胃
系统 一只青蛙
个体 由口腔、食道、小肠和肝等组成
3、染色体存在_______中,由 和 组成。
2、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了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时应使它的 先接触载玻片上的 ,然后再 地放下,盖在实验材料上。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因素;另一类是 因素。
10.某显微镜放大倍数是400倍,目镜放大倍数是10倍,那物镜放大倍数是
A、20倍 B、40倍 C、80倍 D、15倍
9.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体系→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8.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