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B解析:题中要求选出“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措施。煤炭中含有一定量的硫,用煤炭作民用燃料会向大气中排放出较多的SO2,改用天然气做民用燃料可减少SO2的排放量;提高热能利用率,可以降低煤炭用量,减少SO2的排放量;用CS2作萃取剂来除去煤炭中的硫是不符合实际的;燃煤中加石灰脱硫是工业上常用的比较有效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燃煤的过程中的SO2排放量。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正确答案B。
16.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造成每年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现有雨水样品1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测试时间/h |
0 |
1 |
2 |
3 |
4 |
雨水的pH |
4.73 |
4.62 |
4.56 |
4.55 |
4.55 |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已知Cl2+SO2+2H2OH2SO4+2HCl)
①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
(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3)在英国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年代-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答案及详解:
13.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4.利用图4-3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15.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4-4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汞蒸气有毒。①万一把汞洒出,可以在有微细汞滴的部位撒一层硫磺粉,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室内有汞蒸气时应进行通风以降低汞蒸气浓度,这时通风口装在墙的________(填“上”或“下”)部的效率高。
11.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后,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45mol·L-1 B.0.036mol·L-1
C.0.026mol·L-1 D.0.030mol·L-1
10.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 )
A.NO B.CO C.NO2 D.NH3
9.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 )
A.饱和烧碱溶液 B.饱和小苏打溶液
C.饱和纯碱溶液 D.浓硫酸
8.1998年出现的全球温度大幅度升高,产生了显著的“厄尔尼诺”现象,干旱和暴雨危害了许多地区。为了防止气候进一步变暖,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于1998年通过大会要求各国减少工业排放量的气体是( )
A.SO2 B.H2S C.SO3 D.CO2
7.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一氧化氮
6.贮满干燥的某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振荡,水可以充满试管。该气体不可能是( )
A.HI B.NO2 C.SO2 D.NH3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