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689  1697  1703  1707  1713  1715  1719  1725  1727  1733  1739  1743  1745  1749  1755  1757  1763  1767  1769  1773  1775  1779  1781  1783  1784  1785  1787  1788  1789  1791  1793  1797  1799  1803  1805  1809  1815  1817  1823  1827  1829  1833  1839  1845  1847  1853  1857  1859  1865  1869  1875  1883  447348 

8.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1L34%的稀硫酸(密度为1.25g/mL)。操作步骤为

(1)计算,需浓硫酸________ml,需水__________ml。请写出计算过程:

(2)_________;

(3)溶解。溶解时,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7.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过程:

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量取。

请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该实验需食盐______g,水_____mL。配制上述溶液应选用规格为______mL的量筒。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是               

(3)若用含杂质的粗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5%的NaCl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试题详情

6.在下列括号中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  )密度

试题详情

5.洗去衣服的油污,可用洗洁净或汽油。两者的原理有何不同?

                                

试题详情

4.物质溶于水,通常伴随________的变化,把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三种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________,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___________,溶液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大量事实证明,固体物质溶于水,会使水的沸点________,凝固点________。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是为了______________;寒冷的冬季,人们常向公路的积雪上撒些盐,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                     。举例说明哪些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溶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均一的稳定的__________。

(1)溶液有两大特征:①均一性,是指溶液               ;②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100mL密度为ag/cm3的食盐水,从中取出2mL,其密度为______,这说明溶液具有___________性;一杯食盐水,若水份不蒸发,温度不变化,则溶质_______从溶液中析出,这说明溶液具有__________性。

(2)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序号
溶   液
溶质
溶剂
__________溶液(填序号,下同)中的溶质为固体;_______溶液中的溶质为液体;_______溶液中的溶质为气体。
1
碘酒
 
 
2
盐酸
 
 
3
澄清石灰水
 
 
4
锌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5
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6
生理盐水
 
 

试题详情

23、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今年5月21日13: 40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 g/L)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队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试题详情

22、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 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

[猜想] 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 38   39  共同作用的结果。

[设计与实验] 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右图所示:

(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40  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

(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  41  

(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  42 ;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43  

[评价与改进] 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  44  

[反思与小结] 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  4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