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知识点: 1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的结构包括 , 和 。表皮上有半月形的 ,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叫 ,它的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思考:为什么气孔数目上表皮少于下表皮?
2 叶片中只有 和 里含有叶绿体。
3 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在 下才能合成。
思考:为什么叶片的颜色上表面深于下表面?
4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原料是 和 ,产物是 和 ,条件是 。
思考:大棚作物在生长期间定时在棚内燃烧秸秆,以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 。
5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包含了两方面的转变,一是 ,二是 。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6 光合作用的意义:⑴ ,⑵ ,⑶ 。
7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七上119页)。步骤、每步的目的、实验现象、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七上127页)。
思考:叶片自由落下是哪面着地,为什么?
练习: 1 气孔的作用是( ) A 植物的呼吸器官 B 叶片和外界交换气体的窗口 C 植物吸收空气中养分的通道 D 控制营养物质出入
2 下列关于保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卫细胞总是成对存在 B 一对保卫细胞的空隙为气孔
C 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3 小雨过后,一些植物的叶面的水珠没有渗入叶片内,是因为( )
A 气孔关闭 B 栅栏组织排列紧密 C 角质层不透水 D 叶片上有层蜡质
4 韭黄的叶子呈黄色是因为( )
A 韭黄体内无叶绿体 B 韭黄体内含有大量的叶黄素
C 遮光条件下没有形成叶绿素 D 遮光条件下没有形成叶绿体
5 光合作用实验中,使叶片脱色的是( ) A 食盐水 B 沸水 C 酒精 D 碘液
6 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 呼吸作用 B 大气自身调节 C 各物质相互转化 D 光合作用
7 有关光合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植物自身、动物和人提供食物 B 是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
C 为动植物的呼吸提供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氮气的相对稳定
D 为动植物提供生活必需的能量
8 人们日常使用的汽油、煤油等能源,最初来自( )
A 太阳能 B 地球储藏的能量 C 化学能 D 生物中的能量
9 从“羊吃草狼吃羊”的情况看,狼体内的有机物最初来自( )
A 狼自身 B 羊 C 草 D 光
10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的遮光叶片摘下经处理后,滴上碘液,可见到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颜色变化是( )
A 都呈蓝色 B 遮光的呈蓝色,未遮光的呈黄色
C 都呈黄白色 D 遮光的呈黄白色,未遮光的呈蓝色
变式:用银边天竺葵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经过处理的叶片的颜色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11 下列能加强光合作用的措施是( ) A 增强氧的浓度 B 增强二氧化碳的浓度
C 减少光照强度 D 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12 鱼缸中常常加进一些新鲜的水草,其作用是( )
A 增加鱼缸中的食物 B 营造鱼的生活环境
C 增加鱼缸中的氧气 D 增加鱼缸中的二氧化碳
13 农业上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 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C 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 D 提高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14 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15 光合作用实验中脱去叶绿素的装置是怎样的?
(四)植物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水分的散失
1 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
3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无机盐的吸收:无机盐要溶解在______,随___的吸收而被吸收,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含____,含____的无机盐。
5 水分和无机盐通过________中的_____自下而上运输,有机物通过_______中的_____自上而下运输。
6 蒸腾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主要是叶片的_____,蒸腾作用的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促进根_________和促进植物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 南瓜所开的花并不能都发育成南瓜,主要原因是( )
A 南瓜花发育不良,很难结果B 有些花没有传粉
C 雄蕊和雌蕊都有的花才能结果D 有些花是雄花,不能结果
2 竹子大面积开花对熊猫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是因为( )
A 竹子开花后迅速死亡(一生只开一次花)B 熊猫对竹子花过敏
C 竹子开花后迅速成熟,不宜熊猫食用 D 竹子花对熊猫有剧毒
3 人工授粉的优点在于( ) A 加速果实成熟
B 减少虫害 C 增加产量 D 防止品种变异
4 在玉米开花季节接连刮风下雨,对玉米的影响是( )
A 花大量凋落 B 昆虫无法帮助花传粉
C 玉米产量大幅度下降 D 玉米产量有所提高
5 玉米果穗(白粒)上夹杂着一些黄色的籽粒,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品种退化 B 基因突变 C 花粉品种不同 D 花序上有两种不同的花
6 异花传粉的意义在于( )
A 能增加授粉的机会 B 能提高后代的适应能力
C 能产生更多的花粉 D 适于昆虫的传粉
7 花粉进入胚珠的路线是( )
A 珠孔→柱头→花柱→子房 B 柱头→子房→花柱→珠孔
C 柱头→花柱→子房→珠孔 D 柱头→花柱→子房→珠被→珠孔
8 玉米果穗有缺粒,向日葵的籽粒常出现空瘪,主要原因是( )
A 开花不正常 B 受精作用不充分
C 传粉不足 D 子房和胚珠发育不好
9 我们吃的玉米是由下列哪一项发育来的( )
A 子房壁 B 花托和子房壁 C 花托和胚珠 D 胚珠和子房壁
10 菜豆种子中的两片子叶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
A 受精卵 B 卵细胞 C 珠被 D 子房壁
11 一个豆荚中的种子的粒数决定于( )
A 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B 花中雌蕊的数目
C 雌蕊中心皮的数目 D 胚珠中胚的数目
12 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雄蕊,桃花乙去掉雌蕊,连同桃花丙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其结果是( )
A 甲、丙能结实,乙不能结实 B 乙能结实,甲、丙不能结实
C 丙能结实,甲、乙不能结实 D 甲、乙、丙都不能结实
知识点: ㈠种子萌发成幼苗
1 种子的结构和各自的功用;
2 种子萌发的过程(七上94页)
3 种子萌发的条件:⑴内部条件:有活力且完整的_____,储存有足够的___________,处于非休眠状态;⑵外部条件: 水分, 空气, 温度。
㈡营养器官的生长(七上96-99页)
1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根,因为根的主要功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根尖中细胞分裂最快的部分是_______,生长最快的部分是________,吸收能力最强的部分是________,根冠的作用是 _____.根尖的生长变化规律: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由此可知,根的生长一方面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茎和侧枝都是由芽发育成的。芽按位置分为_____,_____,按将来的发育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_.叶芽的结构:
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茎的生长:长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叶片的生长是全面扩展,但速度可能不一致,叶的生长期多数有限,少数较长。
㈢生殖器官的生长
1 桃花的基本结构(七上102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分为 和 。
2 传粉是 的过程,传粉的类型分为
和 。受精是 的过程。(七上103页)
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1、处理患猪瘟、鸡瘟病死的猪、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留作食用 B.腌制成腌肉、腌鸡出卖给他人食用
C.将死猪、死鸡用土深埋或用火烧毁 D.剁成碎未作为饲料让家禽、家畜食用
20、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生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
A.生理正常 B.受害 B.受益 D.受害和受益
19、病毒生活的环境必须是( ) A.水中 B.空气中 C.土壤中 D.活着的细胞中
18、下列组织中,哪个组织具有支持、营养等功能 (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7、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在 ( )
A.取食、消化、吸收 B.游动和生长 C.生长发育 D.繁殖新个体
16、下列结构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 )
A. 叶 C.胡克观察到的细胞 B.肺癌细胞 D. 洋葱表皮
15、人们观看健美运动员的展示时,运动员身体某处多次产生的隆起是由于( )
A.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功能 B.肌肉组织具有产生传导兴奋功能
C.上皮组织具有分泌功能 D.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功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