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已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一样均为蛋白质,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30只同样大小的幼鼠等分成A、B、C三组,分别放入三个饲养笼,给A组幼鼠定期注射适量生长激素,B组不注射,C组定期饲喂与A组相同量的生长激素,其他生长条件均一致。一段时间后,A组增重40%,B,C两组均增重25%,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组和B组结果比较,说明生长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作用。
(2)C组结果和B组结果比较,能否说明生长激素没有任何生理作用?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本实验中的生长激素改为甲状腺激素,重复A、B组实验,则________组幼鼠会提前成熟。
10.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
种子的数量 (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 |
A |
1 |
少量水,20℃ |
B |
1 |
无水,20℃ |
C |
1 |
少量水,-10℃ |
D |
1 |
水将种子淹没,20℃ |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的问题是 。
(2)A号、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依次是 ,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
(4)如果在严格按照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 方面寻找原因。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
9.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
方案一:
方案二:
(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 。理由
是 。
(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 ,如何证明?
。
8.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一种)时,弗莱明所进行的观察和探究过程。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偶然见到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在没有青霉菌的培养皿内却布满了细菌。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中培养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是: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弗莱明等科学家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抑菌物质,分析出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1)弗莱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 。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
。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 ,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
。
7.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固体氢氧化钠的用途是 。
(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
进行光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4)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
6.下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下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
(1)每个烧杯放入少量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什么?
(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
(3)在上述五个实验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
(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装置进行实验观察?
(5)你能预测哪些杯中的种子将在7天后发芽吗?
5.某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④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4号试管中不搅拌(以上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与馒头块、唾液与清水都是等量的)。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
(3)以上三种处理中,哪种处理不妥,请回答并指正 。
(4)在设计此探究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 。
4.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两只烧杯中装入适量的土壤,各种上一粒小麦种子,然后定期在A烧杯中浇清水,在B烧杯中浇配置的完全培养液,观察两只烧杯中种子的萌发情况。
(1) 本实验的变量是
(2) 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用吗?为什么?
(3) 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以改进,请你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
3.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
(1) 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
(2) 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3) 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4) 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烧杯)
(5) 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
(6) 稍停片刻,再用清水冲掉碘液。
实验现象:甲摘取的叶片除银边不变蓝外,其余部分都变蓝;乙摘取的叶片全部变成蓝色。
请回答:
(1)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光合作用所需的 等条件进行了探究
(2)实验结论:
(3)你认为甲、乙两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对实验结论不可靠的进行说明)
(4)如果让你做该实验,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
2.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 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 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 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 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
;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 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 ;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 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
(5)若将以上四个锥型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
中的金鱼,原因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