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80162  180170  180176  180180  180186  180188  180192  180198  180200  180206  180212  180216  180218  180222  180228  180230  180236  180240  180242  180246  180248  180252  180254  180256  180257  180258  180260  180261  180262  180264  180266  180270  180272  180276  180278  180282  180288  180290  180296  180300  180302  180306  180312  180318  180320  180326  180330  180332  180338  180342  180348  180356  447348 

9.物象处于显微镜的视野左下方,要使物象移至视野的正中央,那么应向哪一方移动玻片标本                                (   )

  A. 左下方  B. 左上方  C.右下方   D. 右上方

试题详情

8.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

A. 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试题详情

7.细胞学说揭示了                           (   )

A.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试题详情

6.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个事实不能说明的是      (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生物体的统一性

C.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试题详情

5.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试题详情

4.脱氧核苷酸单体缩合成的多聚体是                   (   )

A、DNA   B、RNA   C、核酸   D、碱基

试题详情

3.“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   )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调节血液渗透压         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试题详情

2.显微镜目镜为10×, 物镜为10×, 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 20×后, 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

A.2 个  B.4 个  C.8 个  D.16 个

试题详情

1. 2003年全国部分省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                              (   )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遗传物质下

试题详情

53.(6分)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2支试管,编号为A和B,各注入2 mL浆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向A试管内加入2 mL唾液。

④向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

⑤将2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水中恒温10 分钟。同时取出2支试管,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期末考试试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