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和纤维素等。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来自下列哪种生物
A.蝗虫 B.家兔 C.鱼 D.小麦
7. 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图为将人体中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
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该现象是由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6.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是
A 各种离子、分子的良好溶剂 B 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液体环境
C 吸收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D 细胞结构的组成物质之一
5.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分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得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碳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碳元素比其他元素都重要
4.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I 、Fe、 Mg B.Cu、 Mg、Fe C.I、Mg、Fe D.Fe、Mg、I
3.生物体内含量极少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Fe Mn Zn Mg B.Zn、Cu、Mn、Ca C.Zn、Cu、B、Fe D.Mg、Mn、Cu、Mo
2.科学家发现一种引起牛患疯牛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还小,仅由多肽物质组成,竟然没有遗传物质核酸,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生物的生活史,但科学界一致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生物,并命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其为生物的理由是( )
A能使动物患病 B含有蛋白质成分 C能增殖 D结构简单
1.农民常在夜里使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这主要是利用害虫的
A.适应性 B.应激性 C.遗传性 D.变异性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生物教学的传统教学。”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节课的教学在一开始就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开展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讲述方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较好落实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在新知识讲授过程中采用比较归纳、自主探究的教学,活跃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学习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增强直观性,分解了难点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主体性教学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情境-协作-会话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推理、协作探究以及交流讨论等综合能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