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这说明( )
A.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D.基因突变是多数有害的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调查的遗传病与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
A.白化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1.用普通小麦(为六倍体)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培育成的植株是( )
A.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D.六倍体,体细胞内含有六个染色体组
53.(3分)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结合。请根据以上事实说明这些抗生素可用于一些疾病治疗的道理。
。
53.(3分)完成概念图
附加题.(10分)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正常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测序结果。请据图回答:
⑴图1中的朱红眼基因与图2中的深红眼基因属于 基因。
⑵图1染色体上所呈现的基因不一定能在后代中全部表达,主要原因是:
① ,
② 。
⑶与图1相比,图2发生了 。
52.(6分)右图是对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害虫种群先后施用两种杀虫剂后,某种群密度的变化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A点到B点,C点到D点表明,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表现出抗药性而得以生存。害虫种群中这种抗药性变异的出现,现代遗传学认为,这是由于 的结果。
⑵从B点到C点,D点到E点表明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这种抗药性增强是针对 (个体还是种群)而言的,这种抗药性的变化实质上是基因库中 变化的结果。
⑶在C点害虫对杀虫剂甲具有较强的抗药性,但对于杀虫剂乙则没有抗药性。这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是由 决定的。
⑷请根据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在不造成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拟出一种有效控制害虫的方法: 。
51.(6分)果蝇(2n=8)的两对性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⑴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雄果蝇 |
3 |
1 |
3 |
1 |
雌果蝇 |
3 |
1 |
0 |
0 |
①推测亲本基因型为 ,从理论上推算它们的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 ,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
②若要使子代果蝇雌雄各一种眼色,则选作亲本的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
。
⑵若一只雄果蝇基因型为BbXaY,在某次减数分裂中产生了三个基因型分别为bY、bY 、
BBXa的精子,则另外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
50.(10分)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茎花腋生和纯合的矮茎花顶生豌豆种子。利用杂交育种方法,用四年时间培育出纯合的矮茎花腋生豌豆种子。
⑴杂交育种的原理是 。
⑵请用文字表述每一年的育种过程。(说明:豌豆每年只繁殖一代,实验条件满足要求)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49.(5分)根据右下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正在进行的过程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是 过程。
⑵碱基①②③分别为 (用符号表示)。
⑶图中②和⑤,③和⑥构成的核苷酸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
⑷图示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 内,该过程的进行除图中的内容外还需要的条件有 。
48.(3分)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⑴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的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
。
⑵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 ,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 。
47.(6分)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甲、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组合序号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色不抗虫 |
白色不抗虫 |
||
1 |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甲 |
210 |
208 |
2 |
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乙 |
0 |
280 |
⑴上述两对性状中, 和 是显性性状。
⑵作出⑴的判断所依据的遗传定律是 。
⑶请推断亲本的基因型:紫色不抗虫 、白色抗虫甲: 、白色抗虫乙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