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81354  181362  181368  181372  181378  181380  181384  181390  181392  181398  181404  181408  181410  181414  181420  181422  181428  181432  181434  181438  181440  181444  181446  181448  181449  181450  181452  181453  181454  181456  181458  181462  181464  181468  181470  181474  181480  181482  181488  181492  181494  181498  181504  181510  181512  181518  181522  181524  181530  181534  181540  181548  447348 

19.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当一次食用大量糖时,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试运用对照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定。

试题详情

18.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几种多肽物质的氨基酸数目,结果如下:

   名  称
 
  氨基酸数目
 
   名   称
 
  氨基酸
 
   ①催产素
 
   9
 
   ④平滑肌舒张素
 
   10
 
  ②牛加压素
 
   9
 
  ⑤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13
 
③血管舒缓素
 
   9
 
  ⑥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22
 

(1) ①一③这三种多肽虽然氨基酸数目相同,但其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原因是     

                         

(2) ③与④;⑤与⑥,虽然功能相似,但它们具有专一性,主要原因是           

                           

(3)上述实例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具有       特点,这种特点对生物体乃至生物界的重要意义是                   

试题详情

17.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还原性糖发生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_________________,用其染色时,要用酒精冲洗浮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其中双缩脲试剂B的量只有3-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4)本实验注意事项:

①斐林试剂极不稳定,其甲液和乙液需       。使用时再临时混合均匀用于实验。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      ,造成碱性环境,再加试剂     

③在可溶性糖的鉴定中,对试管中溶液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      ;试管口不要朝向            ,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④蛋白质的鉴定的样液浓度不能         ,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洗不净。

试题详情

16.(12分)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圈的
成分%











所有其他
成分<0.1
47
28
7.9
4.5
3.5
25
2.5
2.2
0.46
0.22
0.19
人体的
成分%











所有其他
成分<0.1
63
25.5
9.5
1.4
0.31
0.22
0.03
0.06
0.05
0.03
0.01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                   

(2)生物从非生物环境中获得的那些元素与环境中的这些元素的比例相差甚远。如岩石圈中,氢、碳、氮加在一起占总原子数不到1%,而在生物体中占总原子数的74%左右。这个事实说明                             

(3)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H、0、C含量最多的原因是                

                                     。氮含量较多的原因是                             

                                   

(4)人体中的钙在骨和牙齿中以    的形式存在,成年人缺少时会患     症。钙在血液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如果含量太低会出现     现象。

(5)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为什么?                                

(6)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中的什么器官获得?   。为什么?                    

试题详情

19.已知焦性没食子酸这种指示剂在碱性环境下遇氧会由无色变褐色。某同学利用焦性没食子酸这种特性,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结论。具体步骤为(见下图):

(1)在4只500ml的平底烧瓶中分别装入煮沸的蒸馏水300ml,冷却后,滴植物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并编号;

  (2)通过油膜向1、3、4号烧瓶中分别加入等量NaHCO3溶液;

  (3)通过油膜向2、3、4号烧瓶中分别加入大小相似、生长状况相同的金鱼藻枝条,用黑纸将3号烧瓶包住,把4只烧瓶放在光下照射30分钟;

  (4)将蒸馏水煮沸后冷却配制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5)向4只烧瓶中分别先加入1ml1%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新配制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至500ml,立即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根据上述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立即变为褐色的是___号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1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它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蒸馏水煮沸后冷却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④4号瓶的实验结果与___号瓶组合可以说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⑤本实验中需要___号瓶,就可以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

试题详情

17.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

  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

   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

   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

   内壁上(如上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上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

(4)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

  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

  (5)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温度

   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

在实验条件上需作如下变动:①在各次实验中,清

   水的温度不同(如0℃、30℃、100℃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表明,酶可以在细胞外起到催化作用。据此你会产生什么联想?(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图A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 f指的是O2或CO2。图B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

   中的CO2浓度与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

   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最低浓度。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所说的“适宜的条件”主要是指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请在图B中绘出b点之前的部分,使曲线完整,与Y轴的交点为a。

  (3)当CO2浓度分别为B图中c和n时,图A中,对应的a- f过程分别是:

     c:________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中的b若指的是葡萄糖,图示还正确吗?为什么?

试题详情

16.用含14C标记的CO2提供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分别测定(CH2O)、C5和C314C

   的含量,图A、图B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曲线a、b、c分别表示

   (CH2O)、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c分别表示   ____    ____     ________ 

  (2)根据图A的实验分析,光合作用固定的14C的总量在光照时间内直线上升(图中并没有表示出来),但在光照一段时间后,化合物a、b中的14C量不再增加,其原因

 是      

  (3)图A中,当变黑暗时,化合物a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4)图B中,化合物b的14C量在CO2突然降低时而一时增加,其原因是   __    

试题详情

15.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注入一种消化酶10mL,再向每支试管中各加入数滴动物油,振荡后放入37℃温水中一段时间,结果,1号、3号试管中无变化,2号试管中的油滴逐渐分解,4号试管中的物质呈乳浊状。如果各试管中加入2滴冷却的淀粉糊,振荡后放入37℃温水中10min,将试管取出后再各加2滴碘液并且振荡,则发现1号和4号试管中的液体变蓝了,而2号和3号试管内无变化。由此可以推测,1至4号试管里盛的消化液分别是    (   )

   A.胃液、肠液、唾液、胆汁       B.唾液、肠液、胃液、胆汁

   C.胃液、胆汁、唾液、肠液       D.肠液、胆汁、胃液、唾液

试题详情

13.在两个相同密闭、透明玻璃室内各放置一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幼苗,在充足的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下,用红外线测量仪定时测量玻璃内的CO2含量,结果如下表(假设实验期间光照、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恒定不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记录时间(min)
0
5
10
20
25
30
35
35
40
45
甲种植物(mg/L)
150
113
83
50
48
48
48
48
48
48
乙种植物(mg/L)
150
110
75
30
18
8
8
8
8
8

   A.在0-25min期间,甲和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逐渐减少

   B.在0-25min期间,CO2含量逐渐降低是有氧呼吸减弱的结果

   C.在0-25min期间,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CO2含量

   D.上表数据说明,乙植物比甲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

  14.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

   液面的原因是(   )

   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

   B.溶液内产生的CO2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

   D.NaHCO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

试题详情

11.取三粒质量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在黑暗中长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发育成植株乙、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为                (   )

   A.H2O;CO2;H2O和CO2          B.CO2;H2O和CO2、H2O

   C.CO2;H2O;H2O和CO2         D.H2O;H2O和CO2、CO2

  12.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oa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ab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变化量较小

   C.bc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c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