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通过 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来的。它的前提是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 同源染色体上。
第3节 伴性遗传
[知识要点提炼]
8、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C)子一代全为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随等位基因的分开而分离
7、基因分离定律作用于 ( )
(A)有丝分裂后期 (B)受精作用过程中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6、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患者(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是一个毛耳(毛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在这个男子产生的精子中,色盲基因及毛耳基因的存在情况是 ( )
(A)每一个精子中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B)每一个精子中只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只含有一个毛耳基因
(C)每一个精子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D)含色盲基因的精子比含毛耳基因的精子多得多
5、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 ( )
(A)22对常染色体+XX (B)22对常染色体+XY
(C)22条常染色体+X (D)22条常染色体+Y
4、性染色体存在于 ( )
(A)精细胞 (B)卵细胞 (C)体细胞 (D)以上三种细胞
3、右图表示某生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及其上面所带的基因,据此回答:
(1)同源染色体是 、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 ,遵循基因的 。
(2)非同源染色体是 、 、 、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基因,在F1产生配子时,表现为 。
2、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 )
(A)萨顿的蝗虫实验 (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C)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 (D)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
1、1903年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 ( )
(A)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 (B)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
(C)运用系统论分析法提出的 (D)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基因的走向不可能的是(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
解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也就是说,基因A和a会分离、基因B和b会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选项(C)是不可能发生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因此,AaBb的个体可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配子。答案:(C)。
例2 右图是基因型为RrDd的某种动物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2)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最多能形成 种类型的卵细胞。
(3)研究基因R和r在形成卵细胞时的传递规律,符合基因的 定律中的;研究基因R、r和D、d在形成卵细胞时的传递规律,符合的基因的 定律。
解析 (1)图中所示的卵细胞的染色体为2条,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该个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1/2,因此该种动物细胞内的有2对同源染色体。
(2)从图中可知,R和D位于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即Rr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RrDd的个体经过减数分裂可产生RD、Rd、rD、rd四种类型的配子。
(3)R和r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符合分离定律。Rr和Dd两对等位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2。(2)4。(3)分离;自由组合。
[随堂巩固练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