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细胞形态与功能关系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能在试验过程中灵活运用。
1、理解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2.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最外围是一双层膜结构,称为核膜,在核膜外层的表面上有颗粒状的核糖体,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核膜并不是完全连续的,有许多部位,核膜内外两层互相连接,形成了穿过核膜的小孔,称为核孔。核孔是核内物质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于前期末核膜破裂,到末期核膜又重新形成。真核细胞的间期核有一个或几个浓密的球形小体,称为核仁,因为它较周围的核液要浓密得多,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核仁的形状、大小、数目,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生理活动旺盛的细胞,核仁大,不太活动的细胞,核仁就小,核仁无膜包围,核仁的功能是转录rRNA和组装核糖体亚单位。在光学显微镜下还可以看到细胞核中有一种嗜碱性很强的物质,称为染色质,染色质的基本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染色质中DNA和组蛋白的重量比例很固定,总是1∶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是细丝状的染色质,进入分裂期,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
1.细胞核的形态
细胞核大多呈球形或卵圆形,但也随物种和细胞类型的不同有很大差别,在哺乳动物中嗜中性白细胞的核为多叶形,而平滑肌的细胞核则为杆状。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有利于叶绿体的运动。叶绿体在细胞质中散乱地分布,相互不重叠,有利于每个叶绿体充分接受光照,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1.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不是静止不动的,因为细胞质时刻处于流动状态,它会随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
2.细胞器
(1)线粒体
线粒体是各类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一般呈条形或粒状,但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其形态有所不同,线粒体体积大都与细菌近似,不同细胞线粒体含量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动物细胞中比植物细胞要多,同一细胞不同生理状态,线粒体数量也不同。线粒体最外面的膜是外膜,外膜对各种物质的通透性很高,内膜对各种物质的通透性很低,内膜上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基质中除了有各种酶之外,还有小的核糖体和环状DNA等。
(2)液泡
液泡是细胞质中由单层膜围成的充满水液的泡,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原生动物的伸缩泡也是一种液泡,年幼的细胞只有很少的分散的小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液泡中的液体成为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特别是花青素等,细胞液是高渗,所以植物细胞才能经常处于吸胀饱满的状态,细胞液中的花青素与植物颜色有关,花、果实和叶的紫色、深红色都决定于花青素。
(3)叶绿体
叶绿体是发现最早的细胞器,叶绿体的形态、数目、大小随不同植物和不同细胞而不同,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叶绿体大小不一样,背阴区的植物与向阳区的植物相比,叶绿体体积要大,叶绿素含量也多。叶绿体由双层膜构成,内部有基质,基质中有由膜围成的扁囊和管网,成为类囊体,类囊体像一摞硬币一样垛叠成基粒,类囊体膜上含有叶绿素,类囊体膜上和基质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基质中有少量DNA和核糖体,能合成某些蛋白质。
(4)内质网和核糖体
细胞质内有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的管道系统,就是内质网。内质网向内与核被膜的外膜相通,两层核膜间的腔就是内质网腔的一部分。内质网的结构和细胞膜一样,也是以脂类双分子层为基础的。内质网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的膜上没有核糖体颗粒,这种内质网比较少见,但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中却很多。粗面内质网的膜上附有核糖体颗粒,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粗面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并运输蛋白质。除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外,细胞质中还有游离的核糖体,两种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时有所分工,输出细胞外的蛋白质,如分泌粒等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存留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如各种膜中的结构蛋白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5)高尔基体
1898年,意大利医生高尔基用银染法显示出,猫头鹰和猫的小脑蒲金野氏细胞(一种神经细胞)中有一种网状结构,当时高尔基将其定名为内网器,后人为了纪念他,改名为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最基本的成分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囊,扁囊的边缘部分为分支的小管和圆泡。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形成和包装分泌物,分泌颗粒通过外排作用被输往细胞外。有些蛋白质的合成是先形成无生物活性的前体物,这种前体物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才能活化。植物细胞含有纤维素和果胶的细胞壁物质也是在高尔基体中合成的。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形成了多糖,并加以包装形成高尔基小泡,移至赤道面上,相互融合为细胞板,细胞板中所含的细胞壁物质形成了细胞壁。
(6)中心体
中心体是1888年首先由Boveri发现的。动物细胞和几种原始藻类细胞,在核的附近有两个(或多个)圆管状的短筒结构,称为中心粒。中心体由中心粒及中心粒周围物质共同组成。中心粒由9组三联体微管围成的圆筒状结构,一个细胞中成对的两个中心粒总是在一端相互垂直排列。中心粒的功能是形成鞭毛和参加有丝分裂。中心粒在细胞内具有自我装配能力。在分裂后的子细胞中,一对中心粒在一端互相垂直排列。G1时期,两个中心粒略微分开,到将进入S期时,在每一中心粒的近端附近出现一短的中心粒,称为前中心粒。到分裂前期,前中心粒延长,从而形成两对成熟的中心粒。其中一对中心粒向另一极移动,与另一对中心粒逐渐分开,在前期末移到核的对侧,这样,便确定了细胞的两极。
1.细胞质基质
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水、无机盐离子、脂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和核苷酸等物质,还有很多种酶,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质、如ATP、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也提供了一定的环境条件,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此外细胞质基质还能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和运动,以及细胞器的运转。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