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 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递时的顺序是
①突触小体 ②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③突触间隙 ④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之兴奋或抑制 ⑤轴突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④③①
15.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但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它的作用部位在
A.细胞体 B.轴突 C.突触 D.树突
1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在垂体释放,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B.人大量饮水后尿量会增加,其中抗利尿激素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剌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D.组织缺水时,位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会兴奋
13.在天气突然变冷时,下列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流经皮肤的血流量减小,皮肤直接散热减少
B.体内代谢增强,甚至有骨骼肌颤抖,使产热增加
C.汗腺分泌减少,汗液蒸发散热减少
D.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使皮肤表面温度比平时高
12.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随之大白鼠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表现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11.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CO2对呼吸的调节属于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免疫调节
9.将电流表的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表面的不同部位,电流表的指针情况如1,然后在a 端表以强刺激, 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情况依次为2、3、4,下列哪项不是本图实验得到的结论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B.比较1、2可以看出,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
C.3的结果说明b端兴奋时,原兴奋部位(a端)恢复为外正内负
D.比较1、2、3、4图可以说明,兴奋能沿神经纤维向远处传导
8.下图是A(正常人k^s#5*u)、B(糖尿病患者k^s#5*u)两人空腹服用100克葡萄糖后一定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A.口服后2小时内,A、B两个体的血糖浓度都升高是因为有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入血
B.2小时以后,A、B两个体的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有所不同
C.个体 B血糖水平较高,是胰高血糖素分泌较多的结果
D.比较A、B两曲线,可以看出胰岛素在降低血糖浓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7.人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大增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不正确的解释是
A.血浆中有多种物质如HCO3-、HPO42-起缓冲作用
B.从乳酸上解离下来的H+能与HCO3-作用生成弱酸H2CO3
C.H2CO3分解成的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