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3.下列哪种物质的形成与内质网及上面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都有关?
A.血红蛋白 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 D.性激素
2.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A.N B.P C.S D.P、S
1.若下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供选项 |
a |
b |
c |
A |
生物大分子 |
细胞 |
组织 |
B |
体 |
种群 |
群落 |
C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D |
组织 |
系统 |
器官 |
30.右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29.下列各图中,图形:
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
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
28.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C.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D.要分开DNA和蛋白质,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27.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5个步骤:
①培养具有标记的噬菌体 ②含35S和32P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③培养具有标记的大肠杆菌 ④离心分离 ⑤放射性检测。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①②④⑤ D.④②①⑤③
25.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运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途径的实验
B.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的实验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
6.下图表示用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噬菌体与
母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P、32S、35S
D.32P、32S、35S
24.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外壳的原料分别来自
A.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C.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D.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