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YyRR YYRr B. YyRr YyRr C. YYRR yyrr D. YyRr Yyrr
3.下列不属于配子基因型的是( )
A.AbD B.Abd C.AaBd D.ABD
2.等位基因是指( )
A.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
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与白毛 B.兔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C.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 D.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
5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6分)
(1)翻译 转运RNA(tRNA)
(2)B 加入放线菌素D的处理组,受精10h后蛋白质合成明显减少,而对照组蛋白质合成显著上升(2分)
(3)61
53.(每空1分,共7分)
(1)杂交育种 97 1:1
(2)花药离体培养法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 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52.(每空1分,共8分)
(1)
(2)减小
(3)①常 显 ②亲本一方或双方(答全给分) ③3/4 1/6
56.(10分)继孟德尔之后,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研究。一次他在野生型红眼果蝇原种培养瓶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蝇。就此他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该白眼果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交配,其F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F1的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2中,红眼:白眼=3:1;雌性:雄性=1:1。
但是,白眼性状只限于雄蝇。
实验二:用最初那只白眼雄蝇与实验一中的F1雌蝇交配,结果得到了1/14红眼(雌):1/4红眼(雄):1/4白眼(雌):1/4白眼(雄)。
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得到的白眼雌蝇与纯合的红眼雄蝇交配,其后代中雌蝇都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
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果蝇原种培养瓶中出现白眼雄蝇的根本原因是 ;
(2)果蝇的眼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依据是 。
(3)在完成实验一后又设计完成了实验二的原因是 。
(4)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①根据实验二和实验三可以确认果蝇的眼色为 遗传。且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和其正常的等位基因都由 染色体携带而 染色体上没有。
②实验三的结果可用遗传图解释为(控制眼色遗传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W、w表示):
(3)DNA(染色体)的复制 同源染色体的相互分离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8 1: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55.(7分)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13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地和食性也不相同,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根据研究,它们是由同一种祖先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 ,阻止了种群间的 ,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 ,便形成新的物种。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 ,这是生物进化的 。由于不同岛屿上的食物种类和栖息条件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成活,有的个体得不到食物而死亡,此过程被达尔文称为 ,它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于环境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的 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进化形成了不同种的地雀。
54.(6分)已知放线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剂。下图是根据海胆受精卵在有放线菌素D和无放线菌D存在情况下培养时,对14C标记的缬氨酸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14C-缬氨酸进入新合成的蛋白质的过程
被称为 ;该过程所需的运载工
具是 。
(2)受精10h以后,海胆细胞内新合成蛋白
质所依赖的模板是 ;
A.未受精卵原有的 B.受精卵新合成的
C.精子提供的 D.放线菌中的
判断的依据是 。
(3)假设新合成的蛋白质由270个氨基酸构成,则从理论上分析,最多有 种密码子参与了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编码过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