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杂交育种运用的变异原理是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化 D.染色体数目变化
4.育种科学家将一些作物种子搭载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方法属于 ( )
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
3.香烟中含放射性物质居食品之首,有镭226、钋220、铅210等放射性物质,一个每天吸一包烟的人,其肺部所接收的放射性的含量相当于200次X射线的辐射,镭、钋、铅就是致癌物质,放射性作用更是致癌的重要因素。放射性物质致癌的原因是 ( )
A.DNA中的碱基对的改变 B.DNA中的碱基对的增加
C.DNA中的碱基对的减少 D.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2.我国科学家对“神舟”四号飞船专为西部大开发而搭载的红杉树种苗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这些种苗具有抗旱、抗寒和速生性能。试分析红杉树种苗所发生的变化和下列哪项相似
( )
A.用 X 射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
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雌蕊获得无籽番茄
C.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八倍体小黑麦
D.人工栽培,选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
1.关子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30.(12分)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35S和32P标记了T2噬菌体,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实验。
实验材料:含35S的氨基酸、含32P的脱氧核苷酸、其他材料用具自选。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① ;
② 。
29.(8分)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___部分。
(2)图中Ⅰ是_____。其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 ,按从
左到右次序写出Ⅱ_____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
模板链上碱基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4)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mRNA进入细胞质中,至少要经过几层生________。
A.1 B.0 C.2 D.3
28.(8分)分析下列图表,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B是 ,G属于糖类,该糖是 ,F是 。
(2)A与C可能的两种数目比例关系是: 和 。
(3)从分子水平看,D与C的关系是 。
(4)D与性状的关系 。
(5)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填字母)。
27.(12分)下面是PCR技术示意图: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中的_______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细胞内是通过_______的作用完成的。
(2)综合PCR技术与人体细胞内DNA合成过程可知,二者的必需条件中,除了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有3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CR技术常用于尸体鉴定。下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配对情况判断,A、B、C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组 |
B组 |
C组 |
尸体中的DNA碱墓序列 |
ACTGACGGTT |
GGCTTATCGA |
GCAATCGTGC |
家属提供的DNA碱基序列 |
TGACTGCCAA |
CCGAATAGCA |
CGTTAGCACG |
(4)为什么从尸体细胞与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的DNA可以完全互补配对?
(5)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可用PCR技术扩增他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_。
A.白细胞DNA B.病毒的蛋白质
C.血浆中的抗体 D.病毒
26.(10分)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遗传的物质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科学结沦。
(1)1944年,生物学家艾弗里以细菌为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了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2)1953午,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DNA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即__________结构;根据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知,DNA分子具有两个特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61年,克里克和布伦纳等科学家用噬菌体做了如下实验:用诱变剂处理噬菌体的核酸。如果在一条核苷酸链的两个相邻核苷酸中间插入了一个碱基,使得野生型密码子“……AUGCAUGUUAUU……”变成“……AUGCCAUGUUAU……”,得到的肽链就会彻底错位。如果继续在“UGU”后面减一个碱基“U”,则密码子的顺序变成“……AUGCCAUGUAUU……”。结果合成的肽键只有两个氨基酸和原来的不一样。
① 科学家在核苷酸链中插入的碱基实际上插入的是______________;插入碱基后噬菌体的核酸中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② 克里克等人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克里克的思路完全不同,尼伦伯格和马太采用了蛋白质的体外合成技术。他们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种氨基酸,再加入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提取液,以及人工合成的RNA多聚尿嘧啶核苷酸,结果加入了苯丙氨酸的试管里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的肽链。
实验结果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在此后的几年里科学家破译出了全部的密码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