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各种化合物 B.各种化学元素
C.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2.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
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
1.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1) 池塘中的一个衣藻 (2)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3)池塘中的所有衣藻 (4)池塘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39.(5分)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 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 蛋白质与___ ▲ 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特殊颜色反应。
(3)材料用具:
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 ▲ 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 ▲ 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 ▲ _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若甲乙两支试管中的_ ▲ __,则该待测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符合质量标准。否则,不符合标准。
38.(9分)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应适应的,A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密切关系,则A是 ▲ ;B代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则B是 ▲ ;D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则D是 ▲ 。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 ▲________;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 ▲________。
(3)氨基酸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那么它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指图中编号 ▲ 。
(4)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 ▲_______膜.
(5)提取红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红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 。
(6) Frye,L,D.和Eddidin,M.于1970年,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相结合,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和人的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相结合。当人鼠两种细胞融合形成一个杂交细胞时,初始时一半呈红色,一半呈绿色;但在37℃条件下保温40分钟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如果在37℃条件下保温20分钟后,将温度降到1℃,则两种荧光点的分布呈居中的半均匀状态。
这种现象说明细胞膜 ▲ 。
37.(9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1)图中结构[ ] ▲ 是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结构[ ] ▲ ;
(3)结构结构[ ] ▲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 ;
(4)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 ;
(5)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 ;
(6)若将该图B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由于结构[ ] ▲ 中液体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将会发生 ▲ 现象。
(7)若某细胞同时有AB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 细胞。
36.(7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 ▲ 。在细胞核内,主要由G和H构成的结构是 ▲ 。
(2)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 ▲ ;人体内物质H 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 ▲ 。
(3)物质C特异性的决定因素为 ▲ ;现有C若干个,在合成含有三条链的G过程中,C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 ▲ (用化学结构式表示),若该过程共产生水的分子量为3600,则C的数目为 ▲ 个。
35.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来进行分类的,下列
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有无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34.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的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给能量
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D.供给水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