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85785  185793  185799  185803  185809  185811  185815  185821  185823  185829  185835  185839  185841  185845  185851  185853  185859  185863  185865  185869  185871  185875  185877  185879  185880  185881  185883  185884  185885  185887  185889  185893  185895  185899  185901  185905  185911  185913  185919  185923  185925  185929  185935  185941  185943  185949  185953  185955  185961  185965  185971  185979  447348 

2.一条多肽链含有1 0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模板的mRNA分子和转录该mRNA的模板DNA分子上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 )

A.3 000和6 000个

B.3 003和6 006个

C.3 003和6 003个

D.3 000和3 000个

解析: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基因中的碱基数(双链)、mRNA分子中的碱基数和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的比例一般为6∶3∶1,再考虑终止密码不决定氨基酸,从而推出答案。

答案:B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

B.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一代传递

C.通过有丝分裂和无性生殖,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一代传递

D.在同一生物个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

解析: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由亲代传到子代,即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主要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来完成;二是在同一个体内的传递,主要通过有丝分裂来完成。在这两种类型中都包含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

答案:D

试题详情

12.(2010江苏高考,38)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他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有三个来源:一是基因突变,二是基因重组,三是染色体变异。人工选育新品种和自然进化一样,都涉及到了可遗传的变异,都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水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秆植株,最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该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的间期。通过航天飞机搭载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利用空间辐射等培育新品种,其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与DNA重组技术相比,后者能够有目的地、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完全来自父方或来自母方(ABC或abc)的概率为1/23=1/8。

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 (2)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3)基因重组 1/8 (4)基因频率的改变

试题详情

11.(经典回放)在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描述,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需氧异养、厌氧异养、自养

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解析:原始地球条件下没有O2,生物体没有叶绿素,所以最早的生物应是厌氧异养型,随着蓝藻等低等植物的出现,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释放到大气中,以后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出现需氧异养型。

答案:D

试题详情

10.下列是DDT(一种农药)对家蝇的处理实验情况:将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检查各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的就是抗性低,反之就是抗性高。选死亡率最低的一组的B部分饲养,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抗性实验。这样经过若干代后,当用DDT处理其中A组的家蝇时发现其死亡率为4%,再用DDT处理这一代的B组家蝇,则:

(1)B部分经DDT处理后存活率为___________。

(2)由实验可知,家蝇抗性的产生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家蝇和DDT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DDT对家蝇的抗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称为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看似一个实验题,而实际上是考查生物进化理论。家蝇个体中原来就存在着抗性的差异,有的抗性强,有的抗性弱,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用DDT处理后,DDT对家蝇起到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选择的结果是使抗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抗性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大,使家蝇的抗性越来越强,体现了选择的定向性。本题DDT的作用就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多次重复实验相当于进化过程的多代选择。最终存活率的提高表现为抗性基因的频率增大。

答案:(l)96% (2)自然选择 (3)生存斗争 (4)选择

回顾·展望

试题详情

9.中性突变理论认为,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并不是非益即害或是非害即益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这些突变不起作用,这些基因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导致种群间遗传物质出现较大差别。

答案: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 自然选择

试题详情

8.共同进化包括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答案:不同物种 生物 无机环境

试题详情

7.生物进化历程可以概括为:从___________核到___________核,从___________生殖到___________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___________生到___________生,由低等到高等。

解析: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物种相继灭绝,许多新的物种又不断产生,正是由于这种旧有物种的绝灭伴随着新的物种的产生,才构成了一部轰轰烈烈的生物进化发展史。

答案:原 真 无性 有性 水 陆

试题详情

6.中性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A.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

C.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

D.变异

解析:中性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

答案:C

综合·应用

试题详情

5.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完善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二是真核生物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这是减数分裂(特殊有丝分裂)进化出现的前提,即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