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85975  185983  185989  185993  185999  186001  186005  186011  186013  186019  186025  186029  186031  186035  186041  186043  186049  186053  186055  186059  186061  186065  186067  186069  186070  186071  186073  186074  186075  186077  186079  186083  186085  186089  186091  186095  186101  186103  186109  186113  186115  186119  186125  186131  186133  186139  186143  186145  186151  186155  186161  186169  447348 

1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的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解析:选B。A正确,动物的植食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分化,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正确,例如:草履虫以枯草杆菌为食。

试题详情

13.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解析:选D。从题图中可解读出如下信息:在该生态系统中,4代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代表生产者,2代表消费者,3代表分解者。1、2、3包含的所有种群才构成群落,其中的一部分不构成群落。分解者可以是原核生物,如细菌,也可以是真核生物的真菌和小型的动物(蚯蚓)。①代表摄食活动,②可以代表呼吸作用。

试题详情

12.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燃烧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一种途径

B.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C.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顺利进行

D.碳循环过程涉及能量代谢

解析:选D。CO2进入群落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若没有分解者,碳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是同时进行的。

试题详情

11.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

解析:选D。A正确,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B正确,若b种群数量增加,将捕食更多的a生物,故a种群数量下降,而c和d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更多,种群数量增加;C正确,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m4<m3<m2<m1,当m1<5m2时,即能量传递效率高于20%,将影响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沿食物链传递的总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但生物个体的质量不一定递减。

试题详情

1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解析:选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②/①的比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子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子同化量的一部分。

试题详情

9.(2010年中山市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生态学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产者再利用

B.不同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弱

D.根据生态学原理制作小生态瓶时,要注意保证光照,及时换气

解析:选B。不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如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从活的植物体中获取有机养料,属于消费者;营腐生的乳酸菌等,属于分解者。

试题详情

8.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H占据3个营养级

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④图中A、E均为生产者

⑤一旦H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⑤

解析:选D。该食物网共有8条食物链,H属于最高营养级,其数量减少,该生态系统仍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试题详情

7.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义,如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围所代表的水平上

B.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

C.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使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D.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解析:选C。该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从图中分析可知:第8年该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最大值,此时环境阻力最大。在b点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个体数量增长最快,种群增长率最大。适当的捕捞可以将年龄较大,生存力弱的个体淘汰,为幼年鱼提供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所以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休渔可以促使种群数量恢复,但不能使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因为有环境条件等的限制。

试题详情

6.(2009年高考上海卷)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物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蓍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境的影响

解析:选C。由题知,蓍草为一个物种,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之间能杂交,所以A、B选项错误;研究影响蓍草株高的变化的因素,需要与原海拔处的株高数据做对照;同一花园生境相同,海拔高度为零,蓍草株高的差异与此无关。

试题详情

5.(2009年高考上海卷)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

解析:选C。衣藻是自养生物,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培养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营养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须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逐渐减少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