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1.下列对右图中“种群生长”坐标曲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是造成曲线Ⅰ与曲线Ⅱ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B.若曲线Ⅱ表示青霉菌种群生长的曲线,那么提取青霉素最佳时间是在bc段
C.外来物种入侵某个地区后,一般在短时间内的种群数量变化特点都会与曲线Ⅰ一致
D.我国人口的基数比较大,所以我国目前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处于bc段
解析:从图示曲线可知曲线Ⅰ为“J”型曲线,一般是生物迁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在没有环境阻力的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比较理想的一种情况。大多数种群往往会因为环境阻力的存在,而使数量变化规律如曲线Ⅱ所示,因此造成曲线Ⅰ与曲线Ⅱ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即图中的阴影部分;bc段是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也是次级代谢产物大量积累的时期,因此提取青霉素最佳时间应是在bc段;我国人口的基数比较大,出生率仍很高,因此我国目前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还是处于ab段。
答案:D
10.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构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增长、种间关系以及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图文转换能力等。
从题干中“三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可知它们之间为竞争关系;联系水螈数量变化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水螈更喜欢以锄足蟾蝌蚪为食;根据图中三种蝌蚪数量变化可以看出,水螈的出现及数量的不同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而生物若要呈J型增长需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才能实现。
答案:A
9.
(2011年无锡一模)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上图。关于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解析:题图反映b组培养温度最适宜,种群数量的下降可能是营养物质的消耗。
答案:C
8.
右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从c点开始
C.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开始一定呈“J”型增长
D.若此图表示草履虫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解析:由题图看出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在c点之后就非常明显了。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防治害虫应在c点之前开始,c点之前害虫基数少,容易控制。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也可能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不再增加,增长率为0。
答案:D
7.(2011年盘锦一模)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解析:D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是K值。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答案:A
6.(2009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B没有体现空间特征。
答案:B
5.(2009年高考江苏卷)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解析:A项中,4个试管中最初环境适宜,所以都经历了“J”型增长;B项中,最初的条件不同,达到K值不会同时;C项中,培养液体积Ⅱ和Ⅲ不同,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应大于试管Ⅱ;D项中,Ⅳ中起始酵母菌数大于Ⅱ,所以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答案:B
4.(2009年高考安徽理综)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加快,A错。第17-29天,成虫数量增长逐渐缓慢,说明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B错。第21-37天,成虫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D错。
答案:C
3.(2009年高考广东卷)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解析:A项中,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从而影响K值大小;B、C选项中,应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算;D项中,营养条件、pH、温度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答案:D
2.(2010年高考全国理综)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图表示的是( )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解析: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呈“J”型增长曲线,A项错;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n→2n),在分裂后期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n→n),不会从“O”点开始,也不会维持在一定水平,B项错;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酶促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C项错;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在开始阶段随CO2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由于植物叶肉细胞的内在因素(如C5的含量、酶的数量等)的限制,在CO2含量增大到一定范围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上升,D项对。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