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2010年高考北京理综)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____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5)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_。
解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两重性,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提前用蒸馏水浸泡出实验材料中的内源激素,以防止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要注意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如实记录。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可以重复实验进行检验。
答案:(1)调节 1 (2)①氧气 ②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 重复实验
13.(2009年高考浙江卷) 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等________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________。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________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________(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解析:(1)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周期的间期明显变短,在间期分子水平上的主要变化为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属于生长旺盛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引起营养生长速率过快,消耗营养物质过多,导致用于生殖生长的营养不足而使稻谷产量下降。(3)从图示可看出,注射CaCl2溶液后,生长速率下降,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B点以后生长速率加快,说明在B点加入了赤霉素溶液。由此可得到Ca2+抑制了细胞壁的伸长,加入的赤霉素可能是通过降低Ca2+浓度而促进生长的。
答案:(1)分裂间 DNA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生长旺盛 降低
(3)抑制 B点 赤霉素降低了细胞壁上Ca2+的浓度
1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解析: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是其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甲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纸遮光,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会均匀分布,故直立生长;乙的尖端感受到右侧光照,使左侧生长素浓度偏高,尽管下部用锡箔纸遮住,但不影响效应的发生,故乙向右生长;丙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并向下运输,胚芽鞘仍直立生长;丁的尖端尽管受到了单侧光影响且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但因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下部不能反映出生长素的调节效应而不生长不弯曲;戊的尖端尽管受光均匀,生长素分布均匀,但因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途径被云母片阻断,使尖端下面的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导致左侧生长快于右侧,而弯向右侧生长。
答案:D
11.
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3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解析: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故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在设计对照时,应是一株保留幼叶和叶柄,另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但有一株应在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一段时间后,根据3株叶柄的脱落情况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B
10.将图中将胚芽鞘X尖端以下PQ段切断后倒放--胚芽鞘Y,右侧光照,胚芽鞘Y的弯曲情况将是( )
A.向左
B.向右
C.向下
D.不弯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有关知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可从胚芽鞘的向光侧转移到背光侧(即“横向运输”),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还可以进行“纵向运输”,但纵向运输时,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根据图解可知P为形态学的上端,Q为形态学的下端,生长素只能从P→Q,而不能从Q→P,所以,就胚芽鞘Y而言,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故胚芽鞘Y不能弯曲生长。
答案:D
9.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为扩散,而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过程是与光照无关的主动运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并积累,从而导致了顶端优势现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综合调节。
答案:B
8.如右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 mol·mL-1),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
B.在AD的范围内,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右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解析:由于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生长较快,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在A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在AD的范围内,AC属于促进生长,CD属于抑制生长。在太空中生长素分布不受重力影响,根水平生长,坐标图中的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
答案:A
7.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下列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与生长关系,与P点相对应的是( )
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背光侧
B.植株横置时,茎弯曲部位的近地侧
C.植株横置时,根弯曲部位的背地侧
D.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
解析:题图显示,随生长素浓度增大,生长1厘米所用时间增多,说明生长素抑制生长。A、B、C三项都是生长素促进生长。具顶芽植株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高而抑制生长。
答案:D
6.下图是用天竺葵叶片进行的一项实验示意图,14C标记的葡萄糖向着生长素(IAA)浓度高的地方移动,利用这一特性,可在生产实践上用于( )
(①天竺葵的叶片不同部位滴上IAA、H2O和14C葡萄糖
②48小时后同一叶片的放射性自显影,原来滴14C葡萄糖的部位已被切除,以免放射自显影时模糊)
A.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B.使子房及其周围组织膨大而获得无子果实
C.防止落花落果
D.促进植株的长高
解析:发育的种子中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子房,使植物体内的C6H12O6向子房移动。
答案:B
5.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B.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
解析: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何作用(即X表示什么)图中没有确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物,色氨酸是有机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共同起调节作用。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