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0.(8分)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I-2无乙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II-4可能的基因型是 。
(2)I-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
(3)II-3是纯合体的几率是 ,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几率是 。
(4)若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白化基因频率是 。预防遗传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
39.(8分)下图是人体蛋白质代谢途径图解,据图回答:
(1)①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参与此生理过程所必须的酶有
。
(2)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
(3)若早晨空腹喝牛奶,则牛奶营养价值下降,这是图中 (填数字)代谢途径加强的缘故。
(4)若F表示器官,则通过F排出体外的途径有 。
(5)D、E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
(6)人必须每天进食一定量的蛋白质的原因是:
。
38.(6分)植物开花受到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表示光周期(日照时间的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组植物接受长日照,D组植物接受短日照,B组和C组植物方框内是接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
A B C D
(1)对照A、D组可以说明植物属于 (长、短)日照植物。
(2)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在 (叶、顶端)。
(3)接受光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在 (叶、顶端)。
(4)开花激素作用的部位在 (叶、顶端)。
(5)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验证B组植物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组植物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2分)
37.(14分)图1表示测量种子萌发必需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10粒种子。结果B、D两烧杯的种子将在7天后发芽。
(1)每个烧杯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C
烧杯中将水烧开后再冷却的目的是 。
(2)某人根据图E得出结论: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哪一烧杯可以说明此结论是错
误的?为什么? 。
(3)假如图1中的B为豌豆种子,图2为其中的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变化,若种子的呼吸商等于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比值,请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看出36小时前豌豆种子的呼吸商 1(填“>”、“<”或“=”),这主要是由于 。
所以, 占优势;40小时后豌豆种子的呼吸商 1(填“>”、“<”或“=”),这很可能是由于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所利用 中的呼吸底物由 转变成了 。
36.(5分)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 的小麦(控制小麦穗大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的基因分别用T、t表示)自花传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为大穗抗病小麦,有X株为小穗抗病小麦,其余不抗病,分析回答:
(1)30株为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 ,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稳定遗传的约为 株。
(2)若将30株为大穗抗病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自交,F2代中能
稳定遗传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 。
(3)上述育种方法称为 育种,从亲本选育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还可
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
35.(7分)某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交配的甲、乙两个体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所 示:
甲 乙
(1)图中 是雄性个体。
(2)如隐性基因均为致病基因,后代正常的可能性是 。后代中雄性个体患伴性
遗传病的几率为 ,若不考虑伴性遗传,后代患病的几率为 。
(3)若用亲本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 种不同类型的个体,用
(药品)处理,经培育可以得到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该育种方法
称之为 。
34.(8分)下图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 基因示意图(·和 表示着丝点)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
回答:
(1)图A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细胞名称是 ,含有同源染色体 对,1、2、3叫做一个 。
(2)图B横坐标各数字中, 表示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表示b与b分离;时段4中,非同源染色体可能的组合方式有 种。(以上分离是指进入子组脑)
(3)若该动物与AbbDd的个体杂交,理论上讲,后代的表现型有 种。
33.(8分)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神经系统中, 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
(2)性腺发育的主要调节过程是A→ 性腺(靶器官);食物消化的主要调节过程是 调节(写字母顺序)。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起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和
(3)CO2对人呼吸频率的调节属于 调节。
32.下列有关多倍体或单倍体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B.末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
C.染色体已经复制完成,但细胞分裂受阻
D.花药离体培养的结果
31.小麦叶肉细胞在光下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基质 D.细胞质基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