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养蚕缫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蚕丝属于
A.氨基酸 B.糖类 C.脂质 D.蛋白质
4.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
A.淀粉 B.糖原 C.纤维素 D.蔗糖
3.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不含有糖类的是
A.核酸 B.蛋白质 C.纤维素 D.淀粉
2.在分析多种糖类物质时发现,有的单糖既能构成二糖、多糖,又能构成植物特有的多糖和动物特有的多糖。下列单糖中,具有上述特点的是
A.葡萄糖 B.果糖 C.核糖 D.半乳糖
1.在炎热的夏季,植物常常出现萎蔫现象。植物萎蔫时失去的是
A.结合水 B.自由水 C.无机盐 D.钾离子
41. (6分)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溶液 |
5×10-5g/mL的IBA溶液 |
5×10-1g/mL的IBA溶液 |
清水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得坐标如下。据图回答:
⑴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结果是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4分)下面是我国农村某些地区的人工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全部用农作物喂猪,人体从猪肉中获得1000kg的能量,至少要消耗25000kg的农作物,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⑶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_____形式循环,碳以___________形式进入消费者和分解者。
39.(5分)右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所画人体反射弧有1、2、3、4、5五个部分组成,其中能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_(填结构名称)来传递的,而且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_。
38.(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控制眼皮的基因用E、e表示) 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婚配方式 |
家庭(个) |
儿子(人) |
女儿(人 |
|||
父 |
母 |
单眼皮 |
双眼皮 |
单眼皮 |
双眼皮 |
||
一 |
单眼皮 |
单眼皮 |
65 |
39 |
0 |
29 |
0 |
二 |
双眼皮 |
单眼皮 |
280 |
50 |
95 |
42 |
103 |
三 |
双眼皮 |
双眼皮 |
180 |
27 |
75 |
22 |
65 |
四 |
单眼皮 |
双眼皮 |
88 |
21 |
25 |
19 |
18 |
根据表中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表中第 组调查结果,可判断 是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
(2)第二组抽样家庭中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 。
(3)调查中发现第四组某家庭单眼皮的儿子同时忠有白化病,那么这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再生一个肤色正常的、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
(4)第一组某家庭中母亲去美容院通过作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单眼皮变成双眼皮后,该家庭再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 。
37.(6分)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⑴表示光合作用的是图①-⑤过程中的___________过程。
⑵表示有氧呼吸的是图①-⑤过程中的___________过程。
⑶①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④⑤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细胞器)中
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 。(用图中数字表示)
⑹在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通过合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的是( )
A.多施肥料 B.植物越密越好 C.延长光照时间 D.降低温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