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88619  188627  188633  188637  188643  188645  188649  188655  188657  188663  188669  188673  188675  188679  188685  188687  188693  188697  188699  188703  188705  188709  188711  188713  188714  188715  188717  188718  188719  188721  188723  188727  188729  188733  188735  188739  188745  188747  188753  188757  188759  188763  188769  188775  188777  188783  188787  188789  188795  188799  188805  188813  447348 

19.对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错误分析是:

A.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B.保证生物种群的繁衍。

C.通过物理和化学信息来传递行为信息。

D.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试题详情

18.根据右图的食物网,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

A.6G/125千克   B.3G/125千克  C.G/75千克   D.G/550千克

试题详情

17.右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

B.近海水域水深10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C.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只有分解者

D.在水深20米以上的水域中,浅海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比远洋海域中生产者固定的光能多,主要是因为浅海水体中矿质元素多。

试题详情

16.古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了:

A.群落初生演替的过程 B.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物群落

试题详情

15.从生态学角度看,表现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诗句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出墙来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试题详情

14.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种群特征包括( )

①出生率、死亡率 ②年龄组成 ③性别比例 ④迁出率和迁入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3.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正确方法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而要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对于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可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试题详情

12.关于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是:

A.人体在后天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B.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引起的。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因为HIV病毒大量繁殖杀死了太多的正常细胞。

D.艾滋病主要通过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主要危险行为。

试题详情

11. 因人体的免疫失调破坏稳态造成的疾病包括:

①呆小症 ②过敏 ③系统性红斑狼疮 ④艾滋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试题详情

10.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错误分析是: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够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渴觉。

D.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