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5. 根据图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具有 性质。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
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④表示 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
⑵从微观上看,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的 中完成。
⑶若上图中②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右图示的关系,设E种
群干物质中的能量为5.8109千焦;B种群干物质的能量为
44.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的全面丰收。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
(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 等微生物作为
(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
(5)若以人为能量的最后消费者,请写出该系统中能量流动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2.(7分)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月9日某地气温高达39℃,大家都在家中休息。然而56岁的赵某
却在玉米地里锄草。当天晚上家人没有见到他。次日在玉米地发现他时,已经死亡多时?
据估计,赵某系中暑身亡。
材料二:人学生高某,在暑期外出旅游。一日出发后,天气十分炎热。高某连续不断
地以纯净水解渴。后来他感觉到四肢发冷、心率加快、心慌、血压下降,接着就不省人事,
昏迷了过去。后被人送到了医院,诊断为水中毒。
(1)赵某和高某的身体的内环境稳定状态都遭到破坏。赵某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它的变化趋势是 ;离某身体被破坏的内环境因素是 ,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是 。
(2)图中曲线能够反映高某体内的水的绝对含量(a)和相对含量(b)变化趋势的是 。
(4)赵某的死亡说明 。
41.下图表示动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1)如果②是抗体,则该细胞是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分化而来。分化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的顺序是_______。
(3)如果该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调节血钾和血钠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______,调节这一过程的激素是由_______分泌的_______。
(4)若我们接种了原来流行的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是否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感冒?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乙肝病毒(核酸为双链DNA)感染人体肝细胞以后,在肝细胞内可复制出许多病毒颗粒,进而损害肝细胞的机能,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上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发现,在乙肝病人的血液中,除了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颗粒外,还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其特征是外壳表面含有与致病乙肝病毒颗粒相同的表面抗原,但内部是空心的,不含病毒DNA分子,因此没有传染性和致病力。最早发现空心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蛋白颗粒的是美国科学家B.SBlnmberg。这一重大发现为乙肝疫苗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若将乙肝患者的血液经严格纯化,去除杂蛋白和乙肝病毒颗粒后,可获得高纯度的空心乙肝表面抗原蛋白颗粒,将这种抗原蛋白颗粒制成疫苗,注人人体后,可诱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为此,B.SBlnmberg荣获了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请结合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是在人体肝细胞的 上合成的。
(2)乙肝表面抗原蛋白颗粒可用于制作疫苗,其原因是
。
(3)乙肝疫苗注入人体后,诱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是在 细胞中合成的,参与抗体合成的膜性细胞器有 。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可在 细胞的作用下,裂解死亡并释放病毒,随后抗体与病毒结合,这过程包含了 免疫。
(4)乙肝患者血液出现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颗粒来源是
。
(5)在自然情况下,乙肝病毒与艾滋病病毒(单链RNA)哪一种更容易发生变异? 为什么?
(2分)
39.(8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成是激素调节,下面是有关植物激素的知识及实验研究,请根据有关信息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部位 |
激素的相对浓度 |
|||
生长素 |
赤霉素 |
细胞分裂素 |
脱落素 |
|
茎尖 |
+++ |
+++ |
+++ |
- |
幼叶 |
+++ |
+++ |
- |
- |
伸长茎 |
++ |
++ |
- |
- |
侧 芽 |
+ |
+ |
- |
- |
成熟叶 |
+ |
+ |
- |
+++ |
根 |
+ |
+ |
- |
- |
根 尖 |
++ |
- |
- |
- |
+++表示含量高;++表示含量中等;+表示含量低;-表示无 |
①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大类外,植物体内还有一类物质也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从细胞角度分析植物的生长,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从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___________,而促进生长。
(2)分析上表可知,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③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的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
④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______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38.(7分)随着现代人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包装饮用水的固定消费群。各种各样的包装饮用水都标榜着有益于人体某方面的健康。诸如富氧水(加入氧的纯
净水),酸碱性离子水(把水电解为酸性和碱性离子水,人可按需取用,碱性离子水据说对消化很有帮助),纯水(去除了溶解性矿物质及其他有害物的水),超净水,天然矿泉水等等。
(1)水对人体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写出一项人体内水所起的重要生理作用。
(2)从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角度看,饮用“酸碱性离子水”是否具有生理意义?
为什么?
(3)若一天内向某人提供的饮食仅是纯水和低盐食物,则其体内发生的主要调节过程是怎样的?请参考右图内容详细描述。
37.(7分)2007年2月17日出版的《生态学通讯》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繁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多疾病(如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乙),也会被HIV所识别入侵。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2)免疫细胞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______________细胞。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原因是其不具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提供HIV增殖的条件。
(4)CD4是HIV识别T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5)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________________,由人类的免疫系统清除。
36.(9分)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时常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干扰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体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机体稳态。
(2)成年人体含水量约为65%左右,平时补充水量约1500-2000ml,且机体形成的终尿量也与此相当。此现象说明人体具有维持 的能力。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从结构上分析突触具有 。
(4)人体均能形成视觉、温觉、味觉,形成这些感觉的中枢位于 。
(5)糖尿病人的尿中常含有较高量的葡萄糖,也伴随着多尿,从水盐调节中渗透压的角度分析出现多尿的原因是 。
(6)地方性甲状腺肿(又称代偿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机体通过调节促使甲状腺细胞增大,从而满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在此调节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7)2,4-D可以作为除草剂,在农田中常用高浓度的2,4-D喷洒可除去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单子叶植物庄稼并不受影响。此现象说明 。
(8)在一箱未成熟的青苹果中放入几只成熟的苹果,可以加速青苹果的成熟。这里起作用的是 。
(9)预期某地若干年后人口变化,可根据种群特征中的 这一特征来判断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