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下面各组是检验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所使用的有关试剂和特有的颜色反应,正确的一组是:
A.脂肪-苏丹Ⅲ-紫色反应 B.葡萄糖-双缩脲试剂-砖红色沉淀
C.蛋白质-苏丹Ⅳ-红色 D.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4.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
A.P、N、Mn、K B.N、S、H、P C.Fe、S、P、N D.Ca、N、P、K
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牛吃草,二者身体内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相似
B.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有C、H、O、N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些是生物特有的
D.微量元素不但含量少,而且作用也小
2.生物的种不但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而且能保持此种生物性状的稳定,这是因为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A.新陈代谢和遗传 B.生殖和遗传 C.新陈代谢和应激性 D.适应性和遗传
1.1999年在我国昆明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珍贵稀有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其中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欢快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的:
A.应激性 B.遗传性 C.变异性 D.对环境的适应性
36.(8分)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依图回答:
(l)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 ] 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 ] [ ] 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
(2)在 的情况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 返回大气中,由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 中起着重要作用。
(3)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 8X 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一种既不会影响环境,又能满足农作物以氮素需求的方案或设想: 。
35. (9分)(高考试题:2007上海生物)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__。
(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_______,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
34.(高考试题:2007广东生物)(7分)
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
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 .0 │2.0 │4.0 │
├───────────┼──┼──┼───┼──┼──┤
│动物类群数(类) │20 │23 │37 │50 │58 │
├───────────┼──┼──┼───┼──┼──┤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5 │665 │750 │1983│2490│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标记个体难与无标记个体充分混匀。
(1)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
(2)过度污染的农田会丧失生产能力,原因是
(3)从表37一1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 ;
②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33.(5分)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至今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人被带狂犬病病毒的狗或猫咬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一般会在50-60d内发病,一旦发病,死亡率为100%。被轻度咬伤者应于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向肌肉注射一次狂犬疫苗;被严重咬伤者除按上述程序注射疫苗外,还应在使用疫苗的当天或前一天(咬后8h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伤者使用的狂犬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 ;其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 细胞发生特异性合。
(2)第一次注射疫苗与第三次注射疫苗相比,第 次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B细胞多,其主要来源是 细胞的迅速增殖、分化。
(3)在人体内也能产生干扰素,这是由 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
32.(5分)药苑新秀--干扰素
在人类征服疾病的征程中,抗生素曾经很显赫似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但面对健康杀手--癌症、现代瘟疫--艾滋病、肝炎等病毒疾病的粉墨登场,抗生素显得束手无策。1957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艾萨克斯和林登曼首先发现,当病毒感染人体后,受到病毒侵入的细胞里会产生和释放出一种蛋白质被称为干扰素。
这一发现,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许多国家的科研机构不惜资金投入研究,先后证明用干扰素治疗病毒引起的感冒、水痘、角膜炎、肝炎、麻疹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干扰素对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干扰素还能唤起整个机体的防御系统,使人体整体抗病能力增强。
干扰素虽有如此神效,但是它的提取工作非常困难。因为干扰素只有在受到病毒入侵的细胞中才能产生,而且数量极少,因为干扰素有很强的专一性,人体用的干扰素只能从人体细胞中取得;其它动物干扰素对人体无效,如果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干扰素,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低廉,一旦付诸实施,大肠杆菌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再立新功。
⑴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 )
A、固醇 B、蛋白质 C、脂类 D、糖类
⑵干扰素所能治疗的疾病有(多选题) ( )
A、病毒引起的肝炎等 B、乳腺癌、淋巴癌
C、某些白血病 D、白化病
⑶干扰素的生产传统的方法是从人的血液中的白细胞内提取的,每300L的血液只能提取1mg干扰素,1980-1982年科学家应用_________方法,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从每1kg细菌培养物中得到了20-40mg干扰素,干扰素目前已进入了工业化生产,它是通过应用__________工程实现的。
⑷干扰素亦是细胞因子之一,是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__释放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