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7分)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模型,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大量减少,生产者的数量将 。 ,
(2)图中揭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还需要不断获得 。
(3)已知生产者同定的能量是1600j/(cm2·a),在面积100 cm2的范围内,每年输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数值为 j,次级消费者增加50千克,至少需要生产者 千克。
28. (9分)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下图中的A、B、C和生产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图二中的A、B、C则与图一中的相对应。请根据下列图示建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模型。
(1)以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在图一中建立能量流动的模型
(2)据图建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KJ和 KJ。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条,请画出这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
26.(8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 的变化。
25.有关设计并制作生态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生态缸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B.生态缸所模拟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小只由缸内物种丰富度决定
C.利用生态缸稳定性观察记录表,可定期记录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及基质变化等,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D.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成开放型(即不加盖)。前者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2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
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
23. 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下列四项趋势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生态特征 |
发展期 |
成熟期 |
A. |
营养结构 |
简单 |
复杂 |
B. |
有机物总量 |
较少 |
较多 |
C. |
抵抗力稳定性 |
弱 |
强 |
D. |
动物类群丰富度 |
较低 |
较高 |
22.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人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
21.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20.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