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从蝾螈(有尾两栖类)内脏中提取 DNA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约有1%的小金鱼在嘴后长有一根有尾两栖类的棒状平衡器,这个实验证明DNA( )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C.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步骤是( )
A.噬菌体DNA注入活细菌细胞内
B.借助细菌设备,噬菌体DNA多次复制
C.借助细菌设备,合成噬菌体外壳蛋白质
D.子代噬菌体的组装和成熟释放
8.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复制产生后代
7.噬菌体浸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 )
A.注入→吸附→释放→组装→复制
B.复制→组装→释放→吸附→注入
C.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D.吸附→注入→组装→复制→释放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全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始终留在细菌的外面,对这一事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蛋白质不起遗传物质的作用即得到了证明
B.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起遗传作用的不是蛋白质即得到了证明
C.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即得到了证明
D.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得到了证明
5.噬菌体浸染细菌后,增殖新的噬菌体,合成外壳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的来源是()
A.噬菌体 B.细菌细胞
C.噬菌体和细菌 D.因噬菌体种类不同而有区别
4.用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用其浸染细菌,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发现,细菌细胞内无放射性。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被标的噬菌体的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中
B.噬菌体DNA核心进入了细菌细胞内
C.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是受噬菌体DNA控制
D.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受细胞外的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控制
3.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 )
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
B.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
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
2.下列结构中,不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染色体
1.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生物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现,下列哪一种结构的数量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蛋白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