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 |
32 |
33 |
34 |
35 |
ACD |
CD |
ACD |
AD |
ACD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B |
D |
B |
C |
C |
D |
D |
B |
C |
C |
D |
D |
C |
C |
A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A |
B |
D |
D |
D |
B |
A |
C |
A |
A |
C |
C |
B |
C |
3.
(3分)
(3)预测实验结果:(3分)
2.
(3分)
1.
(3分)
41、(15分)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近期某水域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探究活动。请利用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采自未受污染水域、体重相近、性成熟的水生螺(A螺)雌性个体 (300只),解剖镜,有机污染物X溶液,养殖池,正常A螺雌、雄性器官解剖图谱等。
提示:给药剂量、具体仪器操作不作要求,室温恒定,养殖时间30天;A螺为雌雄异体,性别特征可在解剖镜下鉴定。
(1)拟定课题名称:(3分)
(2)设计实验步骤
40.(10分)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可致死棉铃虫,我国科学工作者将该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并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在1998年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据此回答:
(1)这种棉花的抗虫来源属于可遗传变异的 。
(2)“该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并成功表达”的含义:
(2分)
(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DNA之所以能够整合到棉花的DNA上,是因为
,棉花细胞能合成毒蛋白,这说明不同生物共用同一套 。
(4)上述过程也证明了DNA是 。
(5)上述棉花的培育利用的是 的原理,该项工作的完成需要
、 、 三种工具。
39.(10分)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为什么?
。
(2)过程②必需的酶是 酶,过程③必需的酶是 酶。
(3)与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相比,通过②过程获得的目的基因不含有非编码区和 。
(4)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则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要提供胸腺嘧啶 个。
(5)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 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 ,再加入 ,才可形成C。
(6)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 (药剂)处理D。
38、(10分)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下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 条,
鱼类与贝类关系应该是 。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
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
湖水变绿的原因是 ,发臭的原因是 。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
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
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2分)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 天。
(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
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 。
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②引水稀释 ③使用除草剂 ④控制污水排入
(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2分)
36、(5分)为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
入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
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 |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
年均:1.93mg (干重)/L , |
年均:1.02mg (干重)/L , |
10 13-1015个/m2 |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营养级。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 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 ,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 。
37.(5分)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
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
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____________kg。
(3)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前者以________________形式,
后者以_______________形式流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