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酵母菌 B.SARS病毒 C.蓝藻 D.大肠杆菌
33.(12分)下图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或 DNA分子的数目,请据图回答:
(1)表示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图 B ,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是
图 A 。
(2)表示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图 D ,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是图 C 。
(3)图中a-b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c-d数目变化的原因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DNA减半 。
34(8分).下图表示某农作物的两种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
|
|
(1)4过程应用了花药离体培养技术,E幼苗的获得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45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3)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4)5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诱导,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的相似之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5)若C作物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3过程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花粉有一半是蓝黑色,一半是橙红色,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32.(12分)据研究,某种植物的理想品种能合成两种对人类疾病有医疗价值的药物成分,其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基因:(M________) 基因:(nn)
↓ ↓
酶 酶
前体物 药物1 药物2
(1)根据药物成分的合成途径,可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现有两纯种植物,一种只能合成药物1,另一种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这两种植物杂交,F1都只能合成药物1,F1自交产生的F2中的三种表现型及比例是:只能合成药物1﹕两种药物都能合成﹕两种药物都不能合成=9﹕3﹕4。那么:
①能正确表示F1中所研究的两对基因的位置是下面的图(A )。
②F2中不能合成药物植株的基因型是mmNn或mmNN或mmnn,F2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___ 1/3
(3)若用上述方法选育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植株,费时较长,请写出用上述F1在较短时间内培育该种植株的过程。
答:F1植物 (2分) 单倍体幼苗 (2分)选育能合成两种药物的植株(2分)
31.(6分)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引起的疾病,因为突变基因是罕见的,故假设下列系谱中患病个体均为杂合体。根据下面系谱回答下列问题:
(l)如果Ⅱ3和Ⅱ4结婚,生了四个孩子,前三个正常、第四个多指的概率是 3/256 。
(2)如果Ⅱ3和Ⅱ4的第一个孩子正常,第二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3/4 。
(3)如果Ⅱ5和Ⅱ6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1/2 。
30.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B )
A 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 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29.经检测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其性状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 ( D )
A 遗传信息没有改变 B 遗传基因没有改变
C 遗传密码没有改变 D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没有改变
28.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 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 质粒是细菌等生物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 质粒可以控制细菌的一个性状 D 质粒的提取需要用限制酶
27.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时,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 C )
1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2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3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4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 12 B 23 C 34 D 14
26.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 D )
1杂交育种2基因工程3诱变育种4克隆技术
A 124 B 234 C 134 D 123
25.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 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 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 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