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2.(8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问答:
(1)化学元素组成的A物质在生物体内有_________种,化学元素组成的B物质在生物体内约有________种。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物质和D物质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D和D→E的场所分别位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填字母代号),基因工程育种从苏云金芽孢杆菌获取目的基因来源于___________物质(填字母代号)。
41.(5分)下图中的图a和图b是细胞结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填序号)
A.轮藻的叶肉 B.燕麦胚芽鞘 C.变叶榕的幼茎表皮 D.蓝藻 E. 洋葱根的分生区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⑥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B.⑤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C.①可产生O2,也可消耗O2 D. ①②③④⑤⑥都具有膜结构
E.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①⑤⑥
(3)如果是大肠杆菌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 。
(4)图a是在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请问:图b是图a的某部位在同一显微镜的高倍镜下看到的图像吗?请说明理由。
40.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只要在受体细胞中检测到目的基因,就能表达
B.基因工程操作的必须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C.抗虫棉的目的基因来自于苏云金芽胞杆菌
D.抗虫棉的后代中可能有不抗虫的个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39. 下列哪些可作为基因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分子运输车”
A.大肠杆菌 B.质粒 C.动物病毒 D.线粒体
38.某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试图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具体实验操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0.1%淀粉溶液(mL) |
1.5 |
1.5 |
1.5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0.5 |
0.5 |
0.5 |
1%NaCl溶液(mL) |
0.5 |
0 |
0 |
清水(mL) |
0 |
0.5 |
0 |
1%NaHCO3溶液(mL) |
0 |
0 |
0.5 |
|
37℃恒温水浴5分钟 |
||
碘化钾一碘溶液 |
3滴 |
3滴 |
3滴 |
溶液蓝色浓度 (以“+”多少表示) |
+ |
++ |
++ |
A.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无机盐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B.试管2起对比作用,目的是确定没有无机盐离子存在时酶的活性大小
C.试管3设置目的是排除Na+对酶催化的影响
D.实验证明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具有促进作用
37.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发生的反应过程有
A. CO2的固定,O2的释放 B.CO2的固定,糖的生成
C.H2O的分解,O2的释放 D. CO2的固定产物(C3化合物)的还原
36.与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优越性在于
A.克服远缘杂交的生殖隔离 B.对农作物进行定向改良
C.育种周期较短 D.不存在生态和进化安全性问题
35.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由核仁和染色体组成
C.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D.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但受细胞质的调节
34.下面是人体细胞内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点表示在37℃时,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B.在A、C两点,酶的催化效率很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C.曲线的AB段表示在O℃ - 37℃范围内,随温度上升,酶的催化效率增强
D.曲线的BC段表示超过37℃后,随温度上升,酶的催化效率迅速下降
33.如右图装置,若使植物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C18O2,瓶中的水为H2O,则瓶中植株是否有可能产生18O2,对该实验的结果及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因为C18O2中18O的只能转移到葡萄糖中,不能转移到O2中
B.不可能,因为O2是光反应中H2O的光解释放的,而C18O2只参与暗反应
C.可能,因为C18O2可参与形成H218O,生成的H218O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时,
就可产生18O2
D.可能,因为C18O2也可光解,生成18O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