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2007年 5月30日,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最终使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6月21日,无锡太湖局部水域再次出现蓝藻聚集。也就在这一天,这个城市七成的供水,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臭水。温家宝代表中央向无锡市民表示歉意。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的遗传物质分部于细胞核内
B.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只有基因突变才会引起蓝藻的变异。
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效应阶段的是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防止其对机体的侵袭
B.抗体与病毒结合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C.T细胞将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B细胞
D.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
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仍然能够产生感觉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会发生于细胞核中
C.如果该图表示激素调节过程,则a为下丘脑、b为脑垂体、c为胰岛A细胞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B细胞、b为效应B细胞、c为靶细胞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欲说明玉米胚芽鞘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应以 装置之间实验记录进行对照分析。
(2)欲说明玉米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其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应以 装置实验记录进行对照分析。
(3)欲说明玉米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最好以 装置实验记录进行对照分析。
(4)后来该小组又设置了f和g两个实验装置,两者对照说明 。(2分)
27.(9分)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l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均保持在25℃。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
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
|
胚芽 |
胚根 |
|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
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____________的影响。
(2)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的原因是 。
(3)为什么要以10条一组而不是l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2分)
(4) 胚芽、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 。
(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下图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 ___
(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 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种群的_____和___________。
(4)当我们迁入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来”,它们咬坏衣物、偷吃粮食、毁坏家具、传播疾病……对其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请从a、b曲线的理论上存在的条件,推测有效灭鼠的措施有_______(2分),降低环境_____量。
(5)从理论上分析,草原灭鼠应注意避免鼠群增长曲线处于“S”型曲线的
A.即将增长的水平 B.1/4K的水平
C.1/2K的水平 D.K的水平
29.(9分)下图示生物圈中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生物群落,第①-⑨号箭头表示循环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若此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则:
(1)图中A、D分别为 、 。过程①为 ,完成①过程的能量来源是 。⑧过程是指 作用,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以 形式循环的,碳在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是 形式流动的。指出上图作为碳循环图解的不完整之处 。
(2)导致目前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图中的 。(用序号表示)
30.(7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与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9中A、B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0。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图10的坐标中表示出来。(2分)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1l所示。分析右图,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点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的原理在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
(2分)。
31.(8分)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I、II、III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数据正确,但是有一箭头方向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
(2)图1中未标记出II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 百万千焦(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图2若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改正 ;共有 条食物链。
(4)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C可表示 。
(5)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可表示 。
(6)图2之所以可以表示上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能量流动和碳循环三种情况,合理性的解释为 。(2分)
32.(8分)下图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主要为 。
(2)用图中字母表示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
(3)下表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为什么? 。(2分)
|
同化总量(106J) |
储存能量(106J) |
呼吸消耗(106J) |
A |
900 |
200 |
700 |
B |
100 |
15 |
85 |
C |
15 |
2 |
13 |
D |
180 |
60 |
120 |
33.(9分)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一为自然条件下人口数量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图二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据图作答:
(1)图一中的“环境阻力”包括 等方面因素,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 ____。假如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则地球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二中的曲线 。
(2)决定一个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 ____,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__ ____。
(3)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问题愈发严重,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我们的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2调整为1∶5,则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将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2分)
(4)若图一表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变化,则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有 。
(二)实验结果预测
上述a-e装置中,玉米胚芽鞘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而玉米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 。(填图中字母)
(一)方法步骤
取5株品种、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玉米胚芽鞘,按上图a-e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观察并记录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26.(7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25.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下列生产实践中利用了生态位原理的是
A.不同农作物间作 B.“四大家鱼”混合放养
C.适时捕捞 D.“桑基鱼塘”生态工程建设
第Ⅱ卷(共65分)
24.右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多少
B.通常情况下,C所获得的能量不会超过B的20%
C.A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A固定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2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大的原因包括
A.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B、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到顶级
C.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D、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23.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