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1798  191806  191812  191816  191822  191824  191828  191834  191836  191842  191848  191852  191854  191858  191864  191866  191872  191876  191878  191882  191884  191888  191890  191892  191893  191894  191896  191897  191898  191900  191902  191906  191908  191912  191914  191918  191924  191926  191932  191936  191938  191942  191948  191954  191956  191962  191966  191968  191974  191978  191984  191992  447348 

35.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时间不能做变量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试题详情

34.经研究发现由禽鸟传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H5N1、甲型H7N7、甲型H9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可通过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抵抗病原体

B.体液免疫对禽流感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的散播起抵制作用

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消灭禽流感病毒都有一定作用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抗原决定簇

试题详情

3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同时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也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感觉的高级中枢,不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够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⑤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⑥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

A.②③   B.①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⑥

试题详情

32.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作抗原受到攻击,以致使神经冲动传递效率低下,肌肉收缩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为相似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C.过敏反应           D.感染引起的关节炎

试题详情

31.如果将甲品系老鼠在幼年期即切除胸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老鼠无法排斥乙品系老鼠的皮肤   B.此老鼠会产生抗体对抗自己的组织

C.此老鼠B淋巴细胞数目明显不足    D.此老鼠不会发生发炎反应

试题详情

30.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

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试题详情

29.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试题详情

28.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

试题详情

27.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兴奋产生,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通过主动运输释放至②中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具有特异性识别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试题详情

26.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

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