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1884  191892  191898  191902  191908  191910  191914  191920  191922  191928  191934  191938  191940  191944  191950  191952  191958  191962  191964  191968  191970  191974  191976  191978  191979  191980  191982  191983  191984  191986  191988  191992  191994  191998  192000  192004  192010  192012  192018  192022  192024  192028  192034  192040  192042  192048  192052  192054  192060  192064  192070  192078  447348 

4、用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处理某种霉菌,诱发了基因突变,秋水仙素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中起作用?(  )

 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全过程

 C.受精作用过程   D.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

 解析: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当然,对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只有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才能影响到子代性状的变化。霉菌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孢子生殖),它不进行减数分裂。

 该题是关于基因突变发生时期的应用题,属于化学诱变的范围。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答案:A

试题详情

3、果蝇约有 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 ,一个大约有 个果蝇的群体,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

 A.   B.   C.   D.

 解析:自然界中生物的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这是对于单个基因而言,但种群是由许多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每个细胞中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依据题干所列出的数值,这个果蝇群体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目是 (个)。该题通过有关数据的分析,说明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于生物群体而言,基因突变的性状也是非常巨大的。

 答案:B

试题详情

2、基因突变大多数都有害的原因是(  )

 A.基因突变形成的大多是隐性基因

 B.基因突变破坏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均衡体系

 C.基因突变形成的表现效应往往比基因重组更为明显

 D.基因突变对物种的生存和发展有显著的负作用

 解析:如果对基因突变的有害性理解不深刻,易选C和D,因基因突变后,性状改变确定非常显著,而且往往对个体生存确实不利;但表现效应明显不一定导致有害,虽然基因突变大多有害,可是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故C、D不合题意。A项中的隐性基因不一定就有害,何况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只有B项叙述才是真正导致有害性的原因。该题重在分析供选项之间隐含的微妙关系,必须应用基础知识作出推理,确定正确答案。

 答案:B

试题详情

1、将同一品种的小麦分别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农田,其株高等性状表现出很大差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A.遗传性         B.遗传重组引起的变异

 C.基因突变产生的差异   D.不遗传的变异

 解析:生物的变异分为不遗传的变异和遗传的变异,前者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异,后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生物性状的变异。

 同一品种的小麦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若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其表现出来的性状是一样的。同一品种的小麦在水肥不同的农田,其性状差异是由于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若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只限于极少数个体出现性状差异。因为品种是纯合子,也不存在由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性状变异的问题。所以是一种不遗传的变异。

 答案:D

试题详情

5、到右图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示意图。图中1、 ,……4、 表示染色体; 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基因。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此原始生殖细胞是_____________细胞;

 (2)图中的________属常染色体上,而_________属性染色体;

 (3)此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二个染色体组,它们分别是_______;

 (4)该细胞中有_________个DNA分子;

 (5)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__________;

 (6)经减数分裂它可产生_________种配子。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观察着手,(l)4和 是一对性染色体,从图观察可知此细胞为卵原细胞,因为4和 形态和大小相同;(2)1和 、2和 、3和 都属常染色体,4和 属性染色体;(3)果蝇属二倍体生物,含二个染色体组,它们分别是:1、2、3、4与 (或由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其他两组染色体组合);(4)细胞不处在分裂期时染色体的个数即为DNA分子数;(5)基因型为 ;(6)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数为:

 答案:(l)卵原;(2)l、 、2、 、3、 、4、 ;(3)l、2、3、4与 (或由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的其他两组染色体组合);(4)8;(5) ;(6)8

 点评:本题考查的考点有:减数分裂、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染色体组等概念、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属综合能力试题。学习时,要以本习题为例,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整理,提高发散思维与聚会思维能力。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试题详情

4、用基因型为 一植株所产生的花粉粒,经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长成后的自交后代(  )

 A.全部为纯合体  B.全部为杂合体  C. 为纯合体  D. 为纯合体

 解析:经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个体均是纯合体。无论上述纯合体基因型如何,纯合体自交的后代均为纯合体。答案:A

 点评:基因型为 植株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有 四种,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DDTT、 的植株,全部为纯合体。

试题详情

3、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化后,经适当处理,则(  )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    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解析: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一代西瓜植株是三倍体,由于其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因而不能产生正常生殖细胞,故不能结种子。若经适当处理,如用二倍体花粉刺激其子房,可结出无籽西瓜。该果实仅由果皮构成,由于果皮细胞属于三倍体西瓜植株的体细胞,故该果实为三倍体。答案:CD

 点评: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较复杂,应利用课本插图加深理解。

试题详情

2、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l种    B.4种   C.8种   D.16种

 解析:由于水稻为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因此产生配子基因型为 种,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物基因型亦为8种,该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正常植株,基因型亦为8种,由于它们皆是纯合体,因此,它们的表现型亦为8种。答案: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

试题详情

1、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

 A.三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解析: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单倍体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两两配对,说明细胞中含有两组染色体,据此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的体细胞中含有四组染色体故为四倍体,所以应选C。

 点评:单倍体的概念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难点,要通过识记概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分析理解。

试题详情

4、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可采取的检测手段有

 A.B超检查    B.羊水检查     C.孕妇血细胞检查    D.绒毛细胞检查

 解析: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测胎儿发育状况的手段不断出现。题中有关检测措施可通过对胎儿外形的观察、分析细胞中有关DNA、染色体的状况,从而判断是否有某种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

 答案:ABCD

 点评:该题设及的知识只需学生作简要了解。题中的有关检测手段均较为常见。

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 提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