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15.右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几乎为0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14.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放出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生物间的关系及信息传递类型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13.下图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为增长型的是
12.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A.促进种子发芽 B.促进果实成熟 C.棉花的保蕾保铃 D.人工培育无子辣椒
11.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
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10.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B.HIV攻击人体T细胞,使人体丧失几乎一切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C.艾滋病主要通过毒品注射、性滥交、输血、日常生活接触等传播
D.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9.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A.吞噬细胞将抗原吞噬、消化 B.效应T细胞作用于被抗原侵入的靶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D.唾液中的溶菌酶将细菌杀死
8.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7.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不变
C.增加、不变、不变 D.增加、增加、降低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