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9、(1)[⑥]组织液;水肿 (2)[③]毛细血管壁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4)[⑧]细胞外液;下丘脑;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
28、答案: ⑴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⑵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解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由题意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故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因此,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1、C 2、B 3、A 4、C 5、A 6、B
30.(22分)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常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完成的,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图表示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垂体细胞、某内分泌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小明在幼年时期因为激素C分泌不足,而引起“呆小症”,则上图中分泌激素C的某内分泌腺细胞为
,激素C分泌后的通过_________运输到起全身各处并作用于相应部位。碘是合成激素C的原料,那么碘进入相应内分泌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2)当小明情绪激动兴奋时,血液中的激素C的含量增加,这是由于激素A、B含量_____所致。如果激素B合成量增多,激素A合成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 __,激素C合成量变化趋势是
__ __。激素B是___________ ,它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
(3)当血液中激素C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__ _和 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 __,通过这种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生物部分
29.(18分)下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在“[]”中填标号,在“ ”上填文字)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
,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
(2)在发生过敏反应时[ ] 通透性会增强。
(3)如果该图为胰岛的局部组织,一名健康的成年人摄取大量的葡萄糖,1h后,比较B端的液体与A端的液体中,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激素是 。与此激素有拮抗作用,且由胰岛分泌的激素是 。
(4)当人吃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 ] 渗透压升高,使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此感受器一方面会产生兴奋传至 ,产生渴觉;一方面会使 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28.(14分)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进入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能、不能)
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能、不能)
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
6.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④
第II卷
5. 某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散热速率为Ql';进入0℃环境3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Q2,散热速率为Q2′,则( )
A.Ql=Q1′<Q2=Q2′ B.Ql=Ql'<Q2 ,Q2>Q2'
C.Ql>Ql′,Q2>Q2' D.Q1<Q1′,Q2>Q2'
4. 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a、b、c、d、e分别表示物质运输
的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③中产生的热量是维持体温的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B.若①中胰岛素含量上升,则通过a途径的葡萄糖大于通过
b途径的
C.图中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下丘脑,那么在这里会产生冷觉和热觉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3. 右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蹭加动作电位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