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多种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偏离正常状态。下列各项中,能引起
组织水肿的是
A.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
C.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D.局部组织细胞代谢过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5分)
24.寒冷冬天,人从温暖的室内来到户外时,身体出现的变化有
A.立毛肌收缩 B.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D.身体耗氧量增加
23.流感病毒有不同的类型,现在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22.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21.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
A.消化道 B.组织液 C.淋巴 D.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20.饮水过多时,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和调节机制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
C.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 D.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19.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内外产生局部电流,电流方向是
A.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B.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C.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反
D.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内与膜外相同
1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常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 ①中内容物是神经递质,只能使③兴奋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分布着负电荷
17.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都能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成为血糖
B.当血糖浓度过低时,非糖物质可以转化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血糖在血浆中分解形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一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16.下列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