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 在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能够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6.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5. 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肽键的是
①胰岛素 ②雄性激素 ③酶 ④Na+载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
3. 在检测还原糖的实验中,往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匀后再加
C.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2. 若以右下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相关概念的范围,表中归纳正确的是
|
a |
b |
c |
A |
生物大分子 |
细胞 |
组织 |
B |
个体 |
种群 |
群落 |
C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D |
组织 |
系统 |
器官 |
1.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类运输到相应部位
D.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21.Ⅰ.(12分)喷瓜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性别类型 |
基因型 |
雄性植株 |
aD a+、aD ad |
雌性植株 |
ad ad |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
a+ a+、a+ ad |
(1)由此可知,决定雄性、雌性、两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 。在雄性植株中为什么不可能存在纯合子? 。
(2)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三种性别的表现型:雄性、雌雄同株、雌性。则该两株喷瓜的性别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分别为:父本 、 ,母本 、 ,且它们杂交后代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为雄性:雌雄同株:雌性= 。
Ⅱ.(7分)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A、a表示) 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000,该遗传病在中 老年阶段显现。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 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 遗传病。
(3)若Ⅳ一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 式是 ,则Ⅳ-5的女儿的基因型 为 。
广雅中学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20.(8分)一些调查表明,从1970年开始世界上有许多两栖类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有人推测,这一现象可能与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的紫外线增加有关。为了证实这个假设,科学家在某一地区采集了能在当时繁衍的蝾螈、蟾蜍和青蛙三种两栖类的受精卵进行实验,请帮助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纱网制的笼子多个,可阻挡紫外线的透明玻璃板,不可阻挡紫外线的透明塑料板)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实验结果预测:
19.(8分)2008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地区包括广东的粤北一带遭受了罕见的冰雪灾害,南北大动脉京广线受到严重阻塞,人民子弟兵冒着严寒铲除冰雪,在寒冷的环境中辛苦地工作。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广大官兵在寒冷的环境中 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细胞的代谢,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的稳定,该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 激素和垂体分泌的 激素调节。
(2)由于艰苦的劳动中大量出汗,因此 激素的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3)在艰苦的劳动中血糖大量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此时与调节血糖平衡有关激素变化是 。
(4)下面的图一是体温调节示意图;图二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
①皮肤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 。
②体温调节通过产热与散热两个机制来实现。图中所示“(体温)→AB→E→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③“AB→E→F→(体温)”的调节途径说明了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