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源于
A.二氧化碳 B.水
C.葡萄糖 D.ATP
3.肝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水 B.肝糖元
C.蛋白质 D.磷脂
2.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病毒 B.蓝藻
C.酵母菌 D.小麦
1.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
A.生物体的生殖与发育 B.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C.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 D 生物体都由细胞组成
23.(10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1)实验原理: 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呈现黄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叶片并记录其变黄所需时间来证明。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3)实验结果预测: 。
(4)结论分析: 。
22.(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
(1)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利用血球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现将1 m1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①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大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0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__________个?
②在吸取培养液制片时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 。
21.(5分)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影响。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路边的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最可能是 ,该物种与该地的原有植物形成 关系。
(2)请在坐标图中绘出入侵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先完成坐标,再画图)。
20.(11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1)乙图b或d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 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
②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 ,解决的办法是 ,此后②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mol·L-1。
(2)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 点浓度,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 点浓度,因此根将 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 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c点浓度,所以 侧生长快,茎将 生长。
19.(8分)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胰岛A细胞能分泌 ,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 。
(2)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 ,其中①结构称为 ,②结构位于 。
(3)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 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 。
18.(10分)下图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
(1)侵入人体内的该病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讲属于 。
(2)在a、b、c曲线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 ,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 。
(3)机体初次感染病毒后,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抗体,产生抗体的过程中参与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有 。
(4)图中可见,再次感染病毒后,产生抗体明显比初次感染 (多/少),而且抗体产生的时间 (长/短),这是因为第一次感染病毒时,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当再次感染病毒时,就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 。
(5)根据病毒入侵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能力,应采取的措施是向人体注射 (A. 抗体 B. 灭活抗原 C.抗生素 D.抗病毒药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