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哺乳动物的血液中某种无机盐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会引起动物抽搐,这种无机盐是( )
A.钠盐 B.钾盐 C.钙盐 D.镁盐
6.下列过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中主要属于结合水的是( )
A.种子收获后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 B.干种子烘烤过程中散失的水分
C.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D.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散失的水分
5.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肝脏 ②血液③神经元 ④蓝藻 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 ⑨一片森林
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④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4.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 )
A.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是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
C.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 D.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3.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具有 ( )
A.核糖体和线粒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
2.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衣藻 ⑤金鱼藻 ⑥烟草花叶病毒
A.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
B.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异养生物
C.①③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D.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1.关于蓝藻和蛔虫结构及代谢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蓝藻可以吸收利用C02,蛔虫不能吸收利用C02
B.蓝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蛔虫是化能自养型生物
C.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蛔虫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D.蓝藻有叶绿体,蛔虫没有叶绿体
4. 一种水溶液染料对细胞无任何毒害且有氧时会变成蓝色,如图装置是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度相对关系的示意图,请分析如下问题
(1)如何简单描述相对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相对速度之间的关系?
(2)在溶液顶部加一层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在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试验装置如何改变或者调控光照的相对强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实验现象,试验者可绘出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的相对关系,你认为下图哪一曲线能较准确的显示两者关系[ ]
(6)某同学向该无色溶液中吹气,也可使其变蓝,他怀疑溶液颜色改变是由于呼出气体中的CO2而不是O2,请你画出一个简单的试验装置,对此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图表示细胞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是指____________;E在动物是指_______,植物主要是指_________。 (2)F是指_________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类还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__。
(3)C是指________;通式是__________,C形成G过程的反应叫_________
(4)D是指__________,D形成________。
3.下面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图表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_____.理由是a_________,b__________.
(2)该图细胞所处的细胞期是___________,该 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
(3)该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DNA分子____个,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___条.
(4)该图中共有染色体___个,DNA分子____个,染色单体___个,该种类的生物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_个_____________对.
(5)B图表示的是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期 ,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
(6)此代表的生物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条,该图下一时期细胞的变化 是_____________
2.图2-5是根据实验结果观察的细胞图像,据此回答:
(1)图所示是植物细胞的什么现象?________。
(2)在A处充满的是什么?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进入A处的。
(3)在低倍镜下观察到此现象后,如果要使物像清晰,要转换成________,同时还需要调节________。
(4)要使这个细胞较快地恢复原状,需在盖玻片一侧滴入____。
(5)此实验说明,当外界溶液的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____失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_____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就通过______吸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