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
|
|
|
|
|
|
|
4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福建省泉州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文科)试卷
39.在一片约27公顷(h)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抽取了25只大山雀,做标志后放掉。第二天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数量和密度(只/h)约为:( )
A.825,31 B.125,5 C.290,11 D.165,6
37. 2006年4月份的《生物学教学》上登载:胃幽门处的幽门螺杆菌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我国宁夏引入狐狸以防治鼠害;为了提高蜂蜜质量和产量而引进的西方蜜蜂对中国本土蜜蜂造成严重排挤而使新疆和大兴安岭几种蜜蜂相继灭绝。请分析幽门螺杆菌与人、狐狸与鼠、西方蜜蜂与本土蜜蜂的生态学关系分别是( )
A.寄生、捕食、竞争 B.捕食、竞争、种内斗争
C. 共生、竞争、种内斗争 D.寄生、捕食、种内斗争
38.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依次是( )
A.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B.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C. 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36.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33.生物圈的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C.生物的多样性 D.生物的适应性
34.下列演替过程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35.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物环境
32.在碳循环中,生物之间碳的传递形式是( )
A.CO2 B.碳酸盐 C. 有机物 D. 化石燃料
30.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31.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
D. 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27.下列哪一项不是种群的特征( )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年龄组成 D.空间配置为水平结构
28.近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9.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影响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26.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非生物的物质和生物群落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