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3.(1)限制性内切酶,碱基互补配对 (2)3/4,雌雄配子各有1/2含抗除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而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
42、(1)干扰素 合成干扰素 (2)出芽生殖 干扰素
(3)都是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都具有双螺旋结构
(4)干扰素 相同的 相同的
45、(2003年上海高考题)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_________。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_________。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又有7个亚型。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惟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_________的结果,这种变异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2002年12月1日是国际第15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
(6)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和HIV一样,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按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进行的(可以用简图表达)。
44、如下图所示,在a、b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对碱基,四个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回答:
|
|
|
|
a b c d
(1)a、d两试管内的产物是相同的,但a试管内模拟的是 过程;d试管内模拟
的是 过程。
(2)b、c两试管内的产物都是 ,但b试管内模拟的是 过
程;c试管内模拟的是 过程;b试管的产物中1个分子中最多含有
碱基,有 个密码子。
(3)d试管中与a试管相比,特有的酶是 。
43、(05江苏)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原因 。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42.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物质,人血液中每升只能提取0.05 mg干扰素,因而其价格昂贵,平民百姓用不起。但美国有一家公司用遗传工程方法合成了价格低廉、药性一样的干扰素,其具体做法是: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提取能指导干扰素合成的 ,并使之与一种叫质粒的DNA结合,然后移植到酵母菌内,从而让酵母素来 。 (2)酵母菌能用 方式繁殖,速度很快,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生产 。利用这种方法不仅产量高,并且成本较低。 (3)科学家陈炬在这方向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成功地把人的干扰素基因嫁接到了烟草的DNA分子上,其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 。 (4)烟草具有了抗病毒能力,这表明烟草体内产生了 ,由此可见,烟草和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是 ,从进化的角度来考虑,证明了人和植物的起源 。
4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成果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治疗疾病
B.在农业上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性的农作物
C.在畜牧养殖业上培育出了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对污染环境的净化
39.下列育种需要使用基因拼接技术的是 ( )
A.高产青霉素菌株B.能分泌含抗体的乳汁的母牛 C.无子番茄 D.利于贮藏的白菜-甘蓝
38、(05江苏)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
37.用于鉴定转化于细胞是否含重组 DNA的最常用方法是
A、抗药性选择 B、分于杂交选择 C、RNA反转录 D、免疫学方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