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194076  194084  194090  194094  194100  194102  194106  194112  194114  194120  194126  194130  194132  194136  194142  194144  194150  194154  194156  194160  194162  194166  194168  194170  194171  194172  194174  194175  194176  194178  194180  194184  194186  194190  194192  194196  194202  194204  194210  194214  194216  194220  194226  194232  194234  194240  194244  194246  194252  194256  194262  194270  447348 

16.昆虫的性外激素在个体之间起什么作用( )

A.促进个体发育              B.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C.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           D.传递物理信息

答案:B

试题详情

15.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问题处于不可分割的密切相关状态

答案:C

试题详情

1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因

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答案:C

试题详情

13.夏季既是鱼类摄食与生长的旺季,又是昆虫大量滋生的季节。有些养鱼专业户创造了一种夜间在鱼塘水面上方安装黑光灯诱集昆虫喂鱼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昆虫的什么特性,给昆虫传递的是何种信息( )

A.趋光性 物理信息            B.向光性 物理信息

C.趋光性 行为信息            D.向光性 化学信息

答案:A

试题详情

12.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答案:D

试题详情

11.20世纪60年代,美国农庄主为了提高农业作物产量,曾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地喷洒有机磷杀虫剂,几年后显而易见的是( )

①彻底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 ②害虫的抗药性愈来愈强 ③消灭了该地区杂草 ④这个地区鸟类数量减少 ⑤未喷洒农药的邻近地区一些生物体内也含有农药的成分

A.①②       B.②④⑤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试题详情

10.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答案:B

试题详情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把兔子肉同化为自身有机物时,能量便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

C.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D.当物质循环进行时,能量流动早已开始了

答案:C

试题详情

8.关于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光合作用固定的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

C.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

D.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

答案:C

试题详情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N1·M1> 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N1·M1≥N2·M2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