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在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的代谢类型的一组生物是( )
A、人和人的蛔虫 B、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
C、细菌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 D、乳酸菌和人的蛔虫
34.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指出它们的不同点:
。
(3)若生产者有80000 kg,按照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kg。
(4)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64mg的02,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 mg。
(5)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
33.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单位为百万kJ。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kJ,但其中11876l百万kJ的能量未被利用。请据此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所固定的太阳能,A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保留1位小数)
(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 ;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没有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③还有少数能量被 利用。
(4)宽大的叶片有利于植物固定更多的太阳能,增施氮肥可以促进叶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 。
32.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
(5)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 ;刺激b处,肌肉 。
31.右图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e链(mRNA链)的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参与催化这一过程的酶有
。
(2)图中3和4代表的核苷酸之间的区别是 。
(3)若某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α链的碱基中,22%是腺嘌呤,28%是胞嘧啶,则β链中腺嘌呤占β链碱基的比例为 ,而整个DNA分子中胞嘧啶占碱基的比例为 。
(4)该过程需要细胞提供的几种游离的核苷酸分别是:
。
30.水稻草丛矮缩病危害水稻生长发育且很难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抗草丛矮缩病的野生水稻种群,并利用它的抗病基因培育出该病的新品系水稻,这是利用了野生生物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不确定
29.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主要处理有机物污染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28.在有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的体内
C.用于兔的生长发育繁殖 D.流入到狐的体内
27.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26.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是初级消费者
B.IV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