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2.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
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值变化曲线
(右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1-5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41.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甲 图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w.w.^w.k.&s.5*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40.右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Y表示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的比值,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a的代谢能力最强
B.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a
C.若Y表示鸽种群中的个体数,a、b、c、d表示不同生活区域中的四个鸽种群,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
D.若Y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
39.在
的食物网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昆虫提供的能量占鸟类同化总能量的比例用x轴表示,植物供能总量用y轴表示,绘制的相关曲线是
A B C D
38.右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w.w.^w.k.&s.5*
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以表示为甲→乙→丙
C.丙不一定是需氧型生物
D.图中表示以二氧化碳形式流动的是①②⑤⑥
37.下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发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乙图中的 ( )
36.以下有关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常规方法和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个体之间能进行杂交产生三倍体,它们之间无生殖隔离
② 需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幼苗进行处理以获取四倍体植株
③ 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三倍体西瓜无籽性状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④ 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35.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图中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图中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环境阻力在d点之后出现,种群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种群数量达K值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还发生变化
D.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选在c点
34.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C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硅藻、虾、小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物种B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C的数量会增加
D.物种A、B、C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33.实验测知某玉米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Aa,胚乳的基因型为Aaa,据此可推测该玉米植株一定为
A.显性纯合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杂合子 D.分生区细胞基因型是a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